1970年代:茂林路、弹硌路

曾经上海有很多弹硌路,路面由大小不等、高低不平的小石块铺成。现在让人怀旧的多伦路、桃江路之类,路面粗看像弹硌路,只是石块大小近似,又铺得相当平整,与原来的弹硌路已经很不相同了。
小时候外婆家住虹口区峨嵋路上,那一带在1990年代拆光,现在是久耕小区。外婆家弄堂正对着的茂林路,当时正是一条弹硌路。铺路的石块大多拳头大小,表面呈某种椭圆形,整个路面特别高低不平。石块表面因年长日久已被踩得很光,雨天不小心脚下还会打滑。
茂林路很短,从峨嵋路到吴淞路,全长106米(网络地图测量)。当年茂林路有个马路菜场,和大多数马路菜场一样,基本上一大早东西就卖完了。白天留下的,除了空空的菜摊,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个腌咸菜的大缸。咸菜缸呈倒梯形,现在想来口径大概在1米以上、高度也在1米朝上。腌咸菜时,菜场工作人员赤着脚站在缸内的菜上踩实——现在来说如此不讲卫生、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了。关于脚踩腌咸菜,还曾关于有脚癣者踩着才鲜的恶心传说。
外婆家附近当年还有几条弹硌路,我经常去的理发店在往著名的三角地菜场去的路上,也是弹硌路,路面和茂林路差不多,路名已不记得。好在当年没有人穿高跟鞋,路虽高低不平倒也没有大碍。

信息化环境下的美发店会员卡

美发店的会员卡大概始于上世纪90年代。那是前信息化时代,会员卡不需预先付费,只是凭卡打折,作为吸引熟客的手段。
进入本世纪,随着电脑及网络的发展,美发店的会员卡变成了储值卡,根据一次存入金额多少,消费时给予不等的折扣,连锁店还可以在不同门店使用。储值会员卡对美发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预收入现金 ,于是向顾客推销办卡成了员工的重要任务。而会员卡,也成了“套牢”顾客的不二法门。
这些年预付费的会员卡在服务业大行其道,美发、健身、餐饮等等,无一不是用高额的折扣吸引顾客办卡。与之相应,企业预收大量现金,然后卷款走人,顾客无处追讨的故事也层出不穷。预付卡陷阱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顾客的购买意愿,当团购兴起、大幅折扣,可以想见对预付费的会员卡是很大的冲击。
回到美发业,看大众点评的用户评论就知道,向顾客推销办卡已经成为服务中令人不满的最普遍因素。于是开始有美发企业以不推销、不办卡作为宣传口号,因此深得人心,同样可由用户评论证明。
在数据分析大行其道的当今,开始有手机App(美渠)记录顾客消费、进行个性化推送。在此背景下,会员卡完全可以回归本原,以吸引熟客为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累积消费总额”确定折扣率,以提高顾客的粘性。
无需预付费的会员卡可以成为改善美发业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首先顾客来消费是自觉自愿的,不是因为预付了钱要用掉不得不来,在心情上完全不同,感受与评价也会不一样。同时,美发店员工也不需要承担本不应承担的推销之责,工作满意度想必也会大幅提升吧。
当然,预付费卡是企业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放弃这块吸引人的“肥肉”不容易。不过,满大街的美发店表明这个行业的供大于求。通过走不同的路,在其中站稳脚跟,可以是企业的一种选择。

1970年代:公用电话、传呼电话

现在通讯发达,几乎人人有手机,还有网络聊天等其他即时通讯方式。1970年代,即时联系的主要方式就是公用电话。
除了前往公用电话(俗称电话间)打出电话,电话间还负责接入电话,在一张小纸条上记下来电人姓名电话号码、被叫者地址姓名,上门通知受话者,名曰“传呼电话”。打出电话每3分钟4分钱,传呼一次3分钱或5分钱,不太记得了。

当时长乐路(乌鲁木齐中路到华山路段)上没有公用电话,电话间在乌鲁木齐中路拐角附近。有电话来,电话间的人要走上半条马路,在马路上对着房子大声叫:XXXX号XXX电话!有时传呼者没有挂断电话(比如长途电话),受话者匆匆奔向电话间接电话,接完再付钱。这时付的是传呼费,因为接电话不要钱,钱是电话拨出方支付的。偶而也有不接对方来电的,这时就直接付掉传呼费。传呼者来叫电话时走得急,回程就很悠哉,有时受话者接完电话,传呼者才刚刚回来。

1980年代,家用电话开始逐渐普及,但安装需要数千元“初装费”,在当时是一笔不低的费用。因而一直到1990年代,公用电话作为传呼电话仍然存在。
1990年代初住在学校宿舍筒子楼,总觉得是临时住处,没有装电话。小区公共电话间就在本楼,下班后爸妈有事联系,常打到公共电话传呼我。不久搬家,自家装了电话,不再使用公共电话。小区公共电话因用者日稀,后来移到了小区外大马路边的小杂货店里,偶而还能看到杂货店老板娘匆匆去叫人来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