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地动山揺──范美忠撼动了什么?

    网络上都是谈论范美忠的,让人不得不注意到。看到他的自述“那一刻地动山揺”(2008-5-26) ,第一感是不屑:不过是一种本能(用某网友的话说,是“低级的动物本能”),何以要叙述得如此理直气壮?

[网摘] 新语丝:范美忠的思考和疑问 / 第五天 (2008-6-21)
  范美忠是一个自负的人,自认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乃至独立人格的人,并且“智力优越感不止一点点”(他的原话)
    然后他怀着理想主义去中学教书,希望“给学生传播现代公民意识,爱的观念,自由的理念,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
    ……
    在事情过去之后,首先是他自己应该已经开始对自己不顾学生而独自跑掉开始在内心纠结,然后就是学生问他:“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对于这种自己内心的纠结以及对他所平时希望影响希望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和人文素养的学生——他,需要有一个说法。
    ……
    所以,他才会有了那篇地动山摇的文章。
  有一些人认为范美忠这是因为勇敢才写这篇文章,其实不是,范美忠是一个有智力优越感的人,他当然也会想到人们的责难——但对这些,他并不真的在意,他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他认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道德分子的道德言论。……他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给自己一个说法,他必须要解决掉这种反差,让自己合理起来。

    接下来的第二感是由此必然带来负面效应:这不是第一位面对如此境地的“自由”“民主”主义者。以后,当人们听他们滔滔不绝时,会认为他们是值得信任的么?
    
[网摘] 一天死一点:从范美忠到范跑跑:我是这社会冷漠的一部分 / 黎宛冰 (2008-6-10)
(访谈手记)
……
Q: 人们对你的愤怒大概在于你写过一些道义文章,自诩是个自由主义者,可是在关键的时刻却逃避责任,缺乏勇气和担当?
A: 大部分人都读错了我的文章,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是我并不是因为自由主义而跑,这个和自由主义者没有关系。
……
Q: 人们对你的质疑可能在于你以往呈现了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和意图,但面临危难却表现懦弱。
A: 我的以前的一些行为让别人以为我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虽然不曾预期,但看到范老师最终丢了他的教职,一点也不觉得惊奇。你觉得惊奇吗?

多余的声明:居住的城市是个地震极少的地方,近二十多年来仅有的几次有感地震让我“感到”的,回忆起来好象只有一次。无法预估自己碰到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会有什么反应──估计也是逃得飞快。

地震预报

    昨天四川震区又发生了6.4级地震,并且造成人员伤亡,余震何时才能结束?thomas_zqq统计了大量历史数据,前些发在天涯社区,铂程斋合为一篇,看起来更方便些。作者的分析结论之一是:
    “余震的持续时间会很长,以上11次大地震的余震持续时间分别是:11、10、10、12、1、10、6、12、12、10、8(单位:月)。如果以中位数来计算的话,可能要持续10个月之久。
    他的策略是:“学习地震知识;储备物资;准备地震预案;翌年之内不放松警惕。”
    处在地震区域的各位或可参考。

    最近对于地震能否准确预报、是否有人早就作出了预报等等,数方各执一词吵翻了天。真真假假,让人无从判断。贴图二张,为热门事件备个份。二者原本均已不复存在,后者过后有个修正版,也附后。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不易:如何保证可访问?如何保证保存的版本与原本一致?除了技术障碍,非技术障碍也不容忽视。

[update: 震后曾在阿坝州政府网站上查到此新闻,觉得很有意思。当时没有想到截屏保存,后来再访问时发现已经被删。上述截屏来自网友。]

 

[update: 此消息后被删,由三天后的另一条消息取代,修改了其中的“技术失误”]

 

Open Library也提供API

Open Library也有API了,又多了一个可以强化OPAC内容的来源了。
从目前的功能看,可以通过向http://www.openlibrary.org/api/things发送GET请求查询、获取对象,由于是Open Library的每条书目是一个wiki页面,有历史记录,因而甚至可以获取书目信息的某个特定版本(version)。

Open Library所用wiki引擎为Infogami,可以存储结构化的数据,其所谓的“对象”包括任何页面(每种书一个页面)的模板、版本、作者等,每个对象各有其对象类型。看对象类型,没看出有没有最感兴趣的全文链接(/type/uri?)。
有一个“API沙盘”可以用来试手。

比较有意思的是David Pattern谈论此事的博文。看看这位对Huddersfield大学OPAC做过很多领先改进的技客,如何看待互联网环境下的Z39.50标准──SRU(当然还有MARC):
“关于此API,在Code4Lib邮件组中有一场有趣的辩论──它们是否该用SRU、还是只用简单的API更好?我完全赞同非图书馆技术人员也可用得上的简单API。”
“我已在图书馆作为开发人员工作了近14年,我从未使用(甚或认真看过)SRU。当我阅读说明书(specification)时,我感觉自己的眼睛开始慢慢变得呆滞。也许是因为我由COBOL语言写电子数据交换(EDI)处理软件起步,我总是怀疑开发图书馆用(如Edifact,Z39.50,MARC等)说明书者全都是帮虐待狂 ; -)”

参见:Self-plagiarism is style: new API from Open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