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报告:改变目录性质、与其他发现工具集成

    又一份与编目有关的重量级研究报告《改变目录性质、与其他发现工具集成》近些日子挂上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编目部的主页。康奈尔大学的Karen Calhoun受美国国会图书馆委托,以研究图书馆的目录为研究对象,分析现状,提出复兴行动方案。这是继广受重视的《加州大学书目服务再思考》及不那么有名的《印第安那大学编目未来白皮书》后,又一个引人注目的报告。

    Karen的理论基础是Theodore Levitt的产品生命周期论(the product life cycle)。要复兴处于生命周期末端的产品,按Theodore Levitt的理论有四个策略:

1. Promote more frequent use among existing users 针对现有用户推广更频繁地使用
2. Develop new uses among existing users 针对现有用户开发新应用
3. Find new users for the existing product 为现有产品寻找新用户
4. Find new uses and new users 寻找新应用与新用户

    Karen认为OPAC曾经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只是现在已经到了生命周期的尽头。因为产品投入大(2004年研究图书馆协会ARL成员在技术服务人工一项上的投入估计为2.39亿美元),而信息搜寻者却转向搜索引擎。将Theodore Levitt的理论运用到OPAC上,Karen也从用户与应用两个方面,图示OPAC复兴之策:

  • 现有用户、现有应用,如:略微强化现有目录
  • 现有用户、新应用,如:电子期刊导航、主题导航、输出到书目管理软件
  • 新用户、现有应用,如:新生教育、推送到课程网页
  • 新用户、新应用,如:大量数字化、与其他系统大规模集成、扩大访问

    具体的,Karen提出了3个对策,其中共有32个选项。三个对策依层次高低,依次是延伸(extend)、扩展(expand)与领导(lead),以一个三角形图示组织32个选项。报告最后部分是分阶段实施的蓝图――两年计划。
   
    儿子作业间隙休息,总要问我是不是在网上又看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不是每天都有有意思的东西,有时就只能拿正在看的专业信息“对牛弹琴”。本来不过随便说说,但他的回应时常出乎我的意料。
    那天对他讲用通俗的语言讲“延伸”、“扩展”与“领导”,就是目前要提供更好的服务,最终放弃本地服务,直接采用联合目录,目标是要在五年内实现。他的问题是:既然最后要放弃,那么大家都“延伸”、“扩展”,不是很大的浪费吗?
    虽然跟他作了一些解释,却自知很苍白,讲得一点底气都没有。
    那时我还没看完正文,后来发现报告最后一个小标题正是”Who pays? How to build it?”,而Karen也没有给出答案。

    现在的研究报告都很长,认真看完要花不少时间,文后参考资料又是丰富的信息源,还可以花很上多时间。我是早些日子看的康奈尔大学机构库中报告的预印本(Draft 2B),消息来源是3月CIL 2006会议时几位blogger的报道。
    与报告本身无关的感想是:开放存取真好,blog这种信息交流方式真好。


附:近期与编目有关的三个研究报告链接

  • Rethinking How We Provide Bibliographic Services for the Unviversity of California: Final Report
    December 2005
    PDF文件(79页,前36页为正文,后面是7个附录,其中有22页带题要的参考文献)
    参见:OPAC 2.0计划书:《加州大学书目服务再思考》
  • A White Paper on the Future of Cataloging at Indiana University
    January 15, 2006
    DOC文件(31页,前19页为正文,后面是参考文献与附录)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Catalog and its Integration with Other Discovery Tools / Prepared for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By Karen Calhoun,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PDF文件(52页,前20页为正文,后面是附录,含8页尾注/参考文献)
    Final report
    (March 17, 2006)
    DRAFT 2B(February 21, 2006)

更新:LC Professional Guild上关于“编目未来”的文章(200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