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简述

    janet留言要求“用通俗点儿的语言”说“FRBR知识”,至少对我来说并不擅长。以前推荐过王绍平的“编目工作的新观念、新方法――“从《巴黎原则》到《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图书馆杂志》2001年第9期),真的很值得一读,再次推荐。

    我的理解,大致可将FRBR归纳为三个部分:

一、书目数据的实体、属性与关系
    FRBR首先将书目数据用户感兴趣的关键对象分成三组“实体”(第3部分),每组实体又包括几种实体,分别是:

  • 实体1产品:
    • 作品work
    • 内容表达expression
    • 载体表现manifesation
    • 文献单元item
  • 实体2责任:个人、团体
  • 实体3附加的主题:概念、对象、事件、地点

    这些实体有各自的“属性”(第4部分),实体相互之间又有各种层次的“关系”(第5部分)。
    这部分是对书目数据内容的分解,是了解书目数据、并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如实体1是书目记录所描述的对象,传统编目以文献单元所代表的载体表现为对象。四个层次的区分,对多种载体并存时代如何选择编目对象起到了指导作用。

二、用户任务与实体属性评价
    FRBR在详细分析了实体的属性与相互关系后,列出了各种通过“用户任务”评价各实体属性的表(第6部分)。用户任务包括:

  • 发现find
  • 识别identify
  • 选择select
  • 获取obtain

    评价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属性对于实现不同用户任务的作用。通俗点说,就是各著录项目对用户而言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提高一点说,为评价元数据提供了一个工具,同时也为修订ISBD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国家书目记录的基本需求
    这是依据用户任务评价表所作的一个实例,即“国家书目记录的基本需求”(第7部分),也就是基本级国家书目记录应当包含的著录项目。

    FRBR的应用,通俗点说?胡说一例:某图书馆想要简化著录,但又不想降低用户检中相关文献的可能,可以查一下第6部分的评价表,列出对“发现”最重要的项目,列为必备,其它则列为“有则必备”或“可选”。
    FRBR其他应用,谈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集中不同版本的同一种书(也就是“作品”)了。参见此地关于FRBR的其它文章,那里有更多相关链接。


    FRBR研究很热。要了解相关研究,通读FRBR原文是基础。原文虽然一百多页,但实打实的文字并没有那么多,花点时间读还是很有必要的,一通百通。读前先看一下《IFLA国际编目专家会议最终词汇表》中译本(林明,王绍平,刘素清译),有助于熟悉有关术语。

 

《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简述》上有13条评论

  1. 精灵真偷懒啊,还是没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FRBR简单地讲一下,又罗列了一大堆东东。呵呵。所以啊,偶来试试,偶的长处是将复杂的事简单化,因为复杂的事我一般理解不了。<br>简言之,FRBR是用来做分析建模的,它将类似于书这样的作品及与之创作相关的概念分成三个虚拟的实体,即作品本身以及创作或拥有它的实体,还有外加在作品之上的抽象概念实体。其中最重要是对于作品这个实体的分析,它又将作品从构思到最后大量的实体化散发分析成明确的四个层次,第一是在作者脑海中的构思work,其次是作者将其表达出来expression,再其次是将这个表述实体化manifesation,最后是将这些实体化的载体的大量复制item,这就是你拿到手里最后的书了。<br>FRBR的作用是清晰地解构了我们需要对作品对象资源进行如何描述与管理的模型,为今后的元数据标准与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比如说,制定下一代MARC?)。当然你利用FRBR模型也可以将现有的MARC记录重构,可以指出它的不足,以及可以分析现有记录的面和块,以达到与其他元数据更好的互操作能力。但是我没搞明白的是,这个在图书馆的现实环境中到底是有什么用?那么多老外在现有的编目记录上挂的FRBR应用是在干嘛?这个倒真是要请教精灵老师了。<br>

  2. 虽然偷懒是自己一直追求的境界,但这回实在是力所不能及啊。<br>希望leon所说的能够使janet满意。另外janet也可看看keven的“回答关于FRBR的一个提问”http://my.donews.com/keven/2006/03/11/frbr/<br><br>如果FRBR只对将来有用,大家是不是会很沮丧?那么多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都废了?<br>用FRBR聚集已有作品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吗?虽然可能大部分文献都是“孤子”,但如研究者说,在绝对数上看量还是不少的。<br>我就享受了一回FRBR化的好处。请参见“FRBR影响之OPAC应用”http://catwizard.blogchina.com/1478312.html<br>

  3. leon做了那么多greasemonkey的代码,怎么没看到用OCLC的xISBN在WorldCat中查询相关记录?xISBN就是用FRBR组织起来的书目记录,可以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因为people never know what they need until the get it)。OCLC的FRBR处理MARC记录的算法是免费公开的,国内怎没有图书馆把它改造来处理CNMARC?前一次OCLC的开放软件开发竞赛就包括这项内容。RLG的FRBR应用也很到位。<br>又让老槐说我们,“为什么总跟在人家屁股后头?”您还别说,能跟上就不错了!<br>

  4. 要用上xISBN,难度就又上了一个等级了!好象greasemonkey应用中有一个是实现了的。<br>另外,我理解xISBN就是一个数据库,把WorldCat 中经处理的同一作品的ISBN放在一起,只要查到其中任何一个ISBN,数据库就会把其它ISBN对应的图书取出一起呈现。<br>理论上一个ISBN对应一种图书。国外因为普遍用ISBN当条码卖书(改成13位以后就更是如此了),所以一种图书因平装、精装等也会有多个ISBN。然而在中国这条并不成立。一套题名各异的书用一个ISBN的现象普遍,甚至出版日期相差多年、完全不相干的图书用同一个ISBN的现象都不鲜见。这就使得类xISBN的应用在中国缺乏得以实施的背景。<br>

  5. FRBR化的应用,国内不要说CNMARC,就是MARC21的也没见报道呀?<br>说句站着不腰疼的话,如果年轻N年,我就自己来做keven建议的事了。多有趣的一件事啊?<br>

  6. 请问精灵,想看挂上的〈IFLA国际编目专家会议最终词汇表〉,可为何总是连不上?哪里还可看到原文 ?<br>

  7. 谢谢精灵回答俺的问题,谢谢其他评论人的解答,俺会试着去理解的.但愿能明白.<br>

  8. 近日《大学图书馆学报》放榜,北大/CALIS的张俊娥“浅析OCLC的FRBR作品聚集算法”在列。这应该是Keven希望看到的文章,CALIS联合目录应该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吧。期待看到文章正式发表。<br>

  9. 中是指已知所需而通过书目记录找到之,翻译成发现在中文中也许不算错,但将有碍于其它的翻译,比如可能在定义的中被加进来。<br>

  10. (上一版中的英文没出来,再发一遍,希望不漏)用户任务中第一条是指已知所需而通过书目记录找到之,翻译成发现在中文中也许不算错,但将有碍于其它的翻译,比如发现探索可能在实体3的用户任务中被加进来。<br>

  11. 因现在这里评论不显示英语字母及半角标点,所以影响了听众的表达,我也看得不很真切。论到翻译,本是很难的一件事,术语的翻译,更需要斟酌。这也是我不愿加入图林中文译站的原因。用户任务及幅编中其它术语,译法各异,所以我要在这里放上原文。其实单就原文,若不看其解释,也是无法理解的。要想让译文超越原文,怕也不易。<br>

  12. 简而言之,用户任务中第一条不能翻译成发现,但是翻译成查找还是找到,我也拿不准。与发现或探索相应的英文词可能在第三组实体的用户任务中被加进来,第一组实体也在考虑增加一项用户任务,第二组实体已经加了(或改了)两项任务。<br>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