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we need field 856 any more?
由于万维网的发展,OPAC进化到了WebPAC,点击链接成为联机目录的重要功能,856字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856字段,我们可以直接连到文献的电子版,也可以连到文献的相关信息如目次、介绍等等。856字段可称MARC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
不过,856字段也有致命弱点:网址需要不断地维护。互联网上的信息动态性太强,可能链接到的信息已经不存在,或者信息的网址发生变化。提供856字段的目的是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如果听任失效链接的存在,将大大影响用户体验。而当书目库中积聚了太多856字段后,如何维护是很令人头疼的问题。
我们的图书馆集成系统每月都会发出一个有问题链接的报告,数量往往达4位数之多。其中有的可能是因网络连接不畅的误报,有的则可能是永久性的失效。我曾经尝试处理,最终还是放弃了。
上个月到复旦大学图书馆访问,询问他们在文章中曾提到的把数字化文献的链接放在856字段的问题。原来他们现在已经不再做了,代之以在OPAC显示中嵌入链接,用程序实现。
虽然由于一些考虑,他们只对部分数字资源做了链接,自己数字化的资源部分并没有做,但仍使我联想到856字段的未来。看那些Geek手下的OPAC,如AADL的目录,根据书目信息,链接到那么多的相关资源,靠的并非ILS提供的856字段链接,很多都是采用最时髦的混搭(mashup)。另外,如SFX之类的链接解析器,也能够在书目记录之外,提供相关链接。
程序当然不能提供所有链接。但现在,资源库遵循OpenURL标准,或提供可推测的对象URL地址成为越来越通用的做法,提供Web服务的也越来越多。这样,如果资源库网址变化,只要简单地对程序作个小修改或改变一下设置,就可以即时更新链接,而无需逐个(或批量)更新856字段。
美国国会图书馆(LC)有一个书目记录强化计划,前些年在很多书目记录中都链接了目次信息,但今年改变做法,代之以将扫描识别后的目次直接放在书目记录中。856字段又少了一个用武之地。
不知道这是不是856字段衰败的一个征兆?
用程序自动检查856字段的变化而生成新的准确的值,应该是一个好的办法。
这其中需要一个会写程序的人即可了。
你的余副馆长应该在2001年就了解这个办法的!关于856字段检测的方法,在一本外文期刊上有,具体的文章名我忘记了,我的毕业论文参考过,一位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的馆员所写。
电子资源越来越多,856真的不好控制,估计各个图书馆都会有几十万册的电子图书和几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要全在856中能体现准确而动态,那真是自己心目中的完美的OPAC了。
编目老师如有新的此方面的知识,一定要告诉大家呀。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