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沧浪水谈“慎重对待少儿读者窃书 (2009-02-08)”,深有同感。正好前几日在青树教育基金会山西培训中听来自台湾警察大学的犯罪学博士邱淑苹关于“公共图书馆安全”的报告,当时觉得报告中对读者犯罪动机的总结,以及如何据此改善图书馆管理政策很有启发,并不限于公共图书馆。报告中也提到安装防盗系统等“技防”问题,我以为这是大家都意识到并且有共识的部分,以下就略过了。
读者犯罪动机
情境因素(如:想外借时馆员正要下班;想借的资料图书馆不提供外借)
贪图便宜
报复心理(如:馆员态度不好)
受挫因素(如:在外压力)
学业竞争(如:老师布置的教学参考书,不想让其他同学看)
斗法(挑战图书馆安全系统)
资料取得不易(如:对资料使用的限制,不能外借等)
改善图书馆管理政策
增加资料的方便利用性
简化新读者登记程序
方便开放时间
适切借阅政策(按长借阅时间、可以续借)
隔夜归还政策(图书馆有不少资料如参考书之类设定为不外借,可以考虑闭馆前借出,第二天一早归还)
参考资料适度流通(同上)
增加复本
影印服务(自助影印采用投币方式,比使用大面额影印卡更适宜)
良好的公共关系
吸引欢迎气氛
友善服务台
建议信箱
标示及动线设计
罚款外替代案(如:开学赦免周;以停借代替罚款)
催还政策(如通过短信)
教育宣导
我的看法是:
· 实施不法行为也是有心理障碍的,一般人并不是只要有机会就想实施的,所以宣传教育是必需的。(尤其当痛批“窃书不是偷”之类的雅贼论)
· 防范措施是必要的。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纯粹依赖“技防”、“人防”肯定是靠不住的。
· 人都是情感动物,即使对问题读者,良好的服务氛围(包括政策与方法)也能有助于减少犯罪。
读到这样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让人视野大开,好新奇的样子。
这个标题很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