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所记所感

年终,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15学术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会场提供6个wifi帐号,上网顺畅;另外有视频直播,据说也很流畅。

会议主题:图书馆,变革时代的使能者(Library as an Enabler in the Changing Era
使能者(enabler):即运用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调动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有效改变的社会工作者。(来自“百度百科”)

上午开幕式,领导简单致辞后,是各种表彰领奖,然后是两个主旨报告。两个报告的标题都做过修改(和会议日程中不同)。
首先是鲍鹏山教授,报告题目:图书馆,应该是天下最保守的地方。这标题,和会议主题对应得太好,以至lowie只改了一个单词就译成了英文:Library as a Stabler in the Changing Era。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鲍教授,口才自然无可怀疑,他从重新定义“保守”为“保存守护”开始,偶尔穿插如安徽争夺西门庆故里的自嘲来调动情绪,最后以图书馆“保守人类德性”“保守人类智慧”“保守人类品位”“保守人类人性”赢得一片赞同,结束时的掌声可以证明。“图书馆里没有坏人、只有观点、只有见识”“图书馆里没有禁书、只有知识、只有智慧”,完全符合图书馆理念。
接下来是张晓林教授,张教授自言首次以上海(科技)大学馆长身份出场,但PPT所署仍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报告题目:开放获取:图书馆的挑战与机遇——当文献订购费转为开放出版费。正好前几天网上流传林祖贤的“学术界每年向国外“进贡”数十亿的论文版面费”,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近年推动向作者提供国外OA期刊出版费补助,因而很想了解此问题。据张教授报告,政府承担OA期刊作者版面费在欧洲国家已有不少例子(如荷兰),由此明显降低了图书馆在订购上的花费(我有困惑,我国作者支付版面费后,订购费降低了么?)。另外,多年前有远见的图书馆长就意识到,OA对图书馆是不利的,在我看来张教授的报告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图书馆在OA方面确实不应该狭隘,信息开放有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有利于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也与图书馆的理念相一致。报告内容很丰富,需细细消化。按以往情况张教授是不提供报告PPT的,但可以到他们的机构知识库看相关论文。
这两个主旨报告,是不是专门来砸场子的 ;-)有没有反向诠释会议主题的感觉 😀

下午有四个分会场,我参加信息资源组织和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分会场。本会场同时是上图学会品牌“IT4L’2015论坛”,因而和上午一样有网上直播,本场有7个报告。
南政王景侠《书目框架Bibframe的最新发展及思考》和上图夏翠娟《互联网时代的书目控制——上海图书馆的实践》比较熟悉,略过不表。
复旦殷沈琴《社会科学数据组织管理与服务》从宏观(机构,以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平台为例)和微观(研究者)介绍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涉及复旦大学对全球39家类似机构的实地调查,dataverse系统功能等。
最有意思的是华东师大许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信息组织》,提供了兴趣融入研究的很好实例,食疗、京剧与昆曲、歌仔戏、徽州,分别采用本体、主题图、多维度聚合等方法,还在做民间舞蹈动作捕捉、图像热点眼动仪捕捉、甚至想用脑电波仪。这些只是许老师研究中的旁支,相关结果已经发表一系列论文。许老师说,旅游前可以这样做一下数据搜集分析,很入我心。
东华刘建平《学科特色资源建设与利用》介绍做纺织特色资源建设的事例,从纸质资源到抢救性录制非遗“南通土布”音视频。在馆藏同质化的今天,资源建设确实需要处处用心。
交大孙翌《图书馆原生资源的多维度挖掘与展示》(标题略有改动)从交大2015年发布的若干数据挖掘例子,元旦(2014年IN数据)、4.23世界读书日(2014年读者阅读状况分析报告)、6月毕业季(《印·迹》纪念册),到实演为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网站提供的移动视觉搜索,最后介绍明年更多移动视觉搜索+虚拟现实的设想。还记得在微博上看到交大2015年元旦凌晨发布“2014年IN数据”(报道内容),确实钦佩他们付出的心力。
我的《编目员的素养与修炼》先前在第四届全国编目研讨会上讲过,这是第一次同一个PPT讲两次,只略做修改。按30分钟准备,到会场才知道只有20分钟。因为不习惯延时,临时做减法,以至讲得全无章法,自觉相当失败,请忽略视频。原PPT可在全国联编中心网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