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说明:1201-1300译文丢失
1301.波罗末陀
Paramartha的音译。→真谛
1302.般舟赞
一卷,善导撰。大正藏四十七卷。别名《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被尊为中国净土教始祖慧远所用的《般舟三昧经》,列于净土三部经,对净土教的普及、尤其是称名念佛的普及有很大的影响。盛唐时的善导也作为依据净土三部经的纯净土教的集大成者而活跃。他还引用净土三部经解释般舟三昧,著书讲绕行于阿弥陀佛像的周围进行赞歌、礼拜、念佛、忏悔等宗教礼仪。此书直接讲述《观经》的经说,对了解善导的《观经》观也很重要。
1303.般舟三昧经
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avasthita-sutra,三卷,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十三卷。汉译另有《拔陂菩萨经》一卷、《佛说般舟三昧经》一卷、《大集经》贤护分五卷共三种译本现存。三卷本的译出是在后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本经是解说根据般舟三昧的见佛的大乘经典,由十六品组成。行品中解说念阿弥陀佛这一点为净土经典的先驱,由此经的译出,向中国介绍了阿弥陀佛。庐山慧远的念佛三昧根据的也是此经,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1304.范缜
(450-507年以后)南齐到梁代的学者。字子真,南乡舞阴(河南省泌阳县西北)人。有堂弟范云、表弟萧琛。学儒学,据说尤其通晓三礼。在南齐的竟陵王萧子良下任职时,论述“人之生涯如花落、因果之报何在”,主张无佛,并著《神灭论》批斗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为此佛教方面加以激烈的攻击。
1305.般若
(生卒年不详)Prajna。俗姓乔答摩,北印度人。七岁出家,学阿含、律、阿毗达磨,二十三岁时在中印度那兰[烂]陀寺学习大乘瑜伽唯识等。后来到南印度,师从达磨耶舍学习瑜伽教。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到广州,第二年入长安。贞元二年(786年)译《六波罗蜜经》七卷,但意义不通,贞元四年改译成十卷。之后,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般若心经》等。贞元十一年《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梵本被从南印度带来,第二年起到十四年译出,这就是四十卷的《华严经》。
1306.般若心经疏
一卷,法藏撰。大正藏三十三卷。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根据本书所附奥书及张说之序,应曾为秘书少监附马都尉的荣阳的郑万钓的请求,长安二年(702年)著于清禅寺。清禅寺为实叉难陀的译场,法藏也作为证义而参加,当为这一时期的撰述。在法藏的著作中,与四十三岁前后的《十二门论疏》有关联,用作般若系经论的注释书之一。另外其师智俨存有《金刚般若经略疏》,与之对比可以确定本疏所处的地位。
1307.般若心经幽赞
二卷,基撰。大正藏三十三卷。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亦单称《心经幽赞》。法相宗初祖基(632-682年)对玄奘所译《般若心经》的注释。自玄奘译出以后,对《般若心经》尝试有许多注释,而本书的特异之处在于,以明确中观般若与瑜伽唯识的教学为目的而著。被视为从法相宗教义评价般若空观的重要资料。
1308.般若流支
(生卒年不详)Prajnaruci,智希。婆罗门出身,姓瞿昙,亦被称为瞿昙般若流支及瞿昙流支。南印度人。北魏熙平元年(516年)与毗目智仙一起入洛阳,接着入邺都。元象元年(538年)到武定元年(543年)间在金华、昌定二寺等处翻译经论,译出的经典有《正法念处经》、《回诤论》、《顺中论》、《金色王经》等,与师毗目智仙共译《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般若流支译出经论与菩提流支的译经被混同,在经录中可见有相当大的差异,必须注意。
1309.比丘尼钞
三卷或六卷,道宣撰。续藏一•六十四•一。唐代贞观十九年(645年),道宣以《四分律》为基础,集录与比丘尼之律有关的要点而成。亦称《四分律比丘尼钞》。《行事钞》、《羯磨疏》、《戒本疏》称为三大律部,再加上《拾毗尼义钞》与本书,合称五大部。著《行事钞会正记》的宋代允堪(?-1061年)有《四分律比丘尼钞科文》一卷。另外据传玄恽有《四分律比丘尼钞》五卷,现不存。
1310.皮业
(生卒年不详)[三国]吴国的贤人。颖川人。康僧会的《安般守意经序》中,作为自己就学的老师之一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