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801.神灭不灭争论
佛教进入中国后,在整个六朝时代,信奉佛教者与批判佛教者之间,围绕着佛教的轮回报应说进行神灭不灭的争论。这一争论,始于相信佛教轮回报应说的人们提倡,人即使死了,居于其身体中的神(灵魂)并伴随着肉体之死而一同消亡,而是寄居在接着的新的肉体中继续存在,是不灭的。也就是说,信奉佛教者们根据存在不灭之神,认为轮回报应之理是成立的,即人经三世,在六道或五道间轮回,自身必定会受到与自己所行的善恶相应的报应。对此,神灭论者不承认经三世的轮回报应,从中国传统的立场出发,否定存在这样的不灭之神,主张人一死,形即与神同灭。神不灭的主张早见于三国时吴国牟融的《理惑论》,但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晋时庐山慧远(334-416年)的《沙门不敬王者论》第五编的形尽神不灭论,在此,慧远将形与神比作木与火之间的关系,解说在神从形移动到形的过程中,轮回持续着,就象火从木到燃木一样。而慧远的弟子宗炳(375-443年)在其所著《明佛论》中,更发展了慧远的观点,将神不灭按二种意思来加以解释,即轮回的神不灭与作为法身的神之常住(不灭)。作为法身的神之常住的观点,是《涅槃经》的佛性说与道家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的,佛性可视为道家理想境界的虚静无为之心,即与神同一,认为佛性(法身)之常住即神不灭的意思。因此宗炳将作为轮回之体的神与作为法身的神联系起来,解说人在持续轮回的同时,假如能逐渐去除烦恼,则轮回之神也能回归成本来清净的法身之神,当达到只有法身之神的状态时,人即成佛。对于这样的神不灭论,神灭论可见于: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第五编的问者的意见,何承天(370-447年)批判宗炳《明佛论》的书简,以及何承天给神不灭论者颜延之(384-456年)的书简等。神灭论基本上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基础,而神不灭论者解释神灭论否定灵魂与精灵的存在,非难反而是神灭论反对儒教,因为儒教讲祭祀宗庙,承认精灵的存在,而否定人死后存有神,就是反对自己所信奉的儒教。这样的批判,是由于神不灭论者将作为轮回之体的神与作为死后的灵魂、精灵的神当作同样的东西,这种混同也造成了把中国传统观念的“神”原封不动地当作了轮回之体。因而把轮回之体当作神,也是与否定实体存在的佛教的无我论相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神不灭论也并非基于对佛教的正确理解,是为中国人自己容易理解佛教的轮回报应说而作的解释。以神灭论而引起同时代人们的反响的有梁代范缜的《神灭论》,范缜指出形与神是一体的,形为神之质、神为形之用,因而形若灭神当然也灭。这一主张不单否定轮回报应,也否定精灵、鬼神的存在,因此被支持佛教的人们当作否定佛存在的危险的反佛理论,范缜的表弟萧琛(476-513年)著《难神灭论》,批判范缜的《神灭论》。萧琛指出形与神是不同的东西,而不是象范缜所说的一体的。更有曹思文著《难范中书神灭义》、沈约著《难范缜神灭论》,梁武帝也写《立神明成佛义记》与《敕答臣下神灭论》,批判范缜的观点。范缜的《神灭论》之所以引起如此反响,是因为与当时的风潮相逆、刺激了奉佛者们,当时由于梁武帝热心于佛教信仰,佛教处于非常兴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