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52. 591-60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91.嫉妒新妇经
开元十八年(730年)智升编纂的《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开首所著录的疑经。亦称《妒妇经》。解说嫉妒的人受报极重。

592.十方住持院
决定寺院住职的后任时,不拘泥于师徒关系,从各地高僧、名僧中选拔决定后任住持的高规格寺院。宋初起出现,区别于甲乙徒弟院。

593.四天五经
一卷,智严、宝云共译。大正藏十五卷。说明月的六斋日时,四天王或其太子率日月五星、二十八宿诸天,巡游天下,考察各人的行善行恶,报告给帝释,见到修善则喜、见到修恶则悲,用以劝告行善。与《八关斋经》、《中阿含》二百零二、《持斋经》、《斋经》、《优陂夷堕舍佉经》巴增支部第八品四十三经等对照,这些经全是解说八斋戒的,而本经的特征是解说五戒。

594.四道场
晋王广(后为炀帝)于开皇十年(590年)就任扬州总管后,在扬州汇集江南宗教界高德的四个道场,即佛教的慧日、法云二佛寺与道教的玉清、金洞二道观,是学文帝在中央所设大兴善寺与玄都观,尤其是慧日道场中有智脱、法澄、智矩、吉藏、慧觉、慧越、慧乘、法安、法称等;三论宗的嘉祥吉藏在长安建立了被视慧日道场的延伸的日严寺,在移住前在慧日道场住了将近十年。被请到玉清玄坛的道士,只有王远知之名流传下来。

595.志德
(1235-1322年)俗姓镏,山东人。十二岁就学于开元寺的海闻,后来听说法照禧法师在龙兴寺弘扬法相唯识学,师从、得其奥秘。至元二十五年世祖(1288年)下诏在江淮地方设御讲三十六所,志德也得到敕选,被赐紫方袍,成为天禧、旌中心二寺的寺主,讲《法华》、《华严》、《金刚》、《唯识》等经论。至元三十一年被赐号佛光大师,为七众进行授戒。虽在天禧寺住持达三十年以上,但一直过着一衣一钵的清贫生活。赵孟頫为他写塔铭。

596.私度僧
皇帝、王公、贵族根据其特权私自认可的僧尼。北魏—北齐时急剧增加,私度僧占僧尼总数的大半,据说北魏时为二百万人,北齐时达三百万人。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492年)下诏,四月八日与七月十五日,大州度僧100人、中州50人、小州20人,将此作为定例是私度僧的典型实体。

597.支遁
(314-366年)东晋中期僧侣,当时贵族佛教的代表者。字道林,俗姓关,陈留(河南省陈留县)人,一说为林虑(河南省林县)人。生于洛阳附近,生长在代代信奉佛教的家庭。作为年轻才子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王蒙等的重视。很早就开始关心佛教,离开故乡隐栖于会稽的余抗[杭]山,研究《道行般若经》(《小品般若经》)等般若系的经典,二十五岁出家。以后来到东晋的都城建康,与贵族社会交往,参加知识分子的清谈,显露头角。通晓佛教与老庄、才气焕发的支遁很快成为时代的宠儿,其交游的范围极广,谢安、王洽、刘恢、殷浩、许询、郗超、孙盛、孙绰、何充、韩康伯等,当时的名士几乎都与他有关系。一方面通过清谈普及佛教知识,一方面在建康诸寺中讲释《道行般若经》与《维摩经》,在使佛教扎根于贵族社会方面具有很大的功绩。之后,回会稽,在剡山造房,继续与名士交游,与王羲之的交往就是在这一时期。隆和元年(362年)应哀帝之招再度赴建康,约三年间在瓦官寺与东安寺讲经。相传离开都城回会稽时,当时的名流全部云集征虏亭,与他惜别。回到剡山后,在教化贵族的同时,致力于育成弟子,晚年移往石城山,建栖光寺,贯彻素食主义,专心于修禅与著述,五十三岁圆寂。关于其终老之地,或说是剡山及余姚的坞山,或说是洛阳。著作有《安般守意经》及其它禅经的注、《即色游玄论》、《圣不辩知论》、《道行旨归》、《学道诫》等,据传有名为《文翰集》的十卷文集,但早已散佚。现存《大小品对比要钞序》、《释迦文佛像赞》、《阿弥陀佛像赞》、《座右铭》等,还留有《逍遥论》、《妙观章》的一部分。

598.支昙籥
(生卒年不详)月支人。晋孝武帝(372-396年)初年,受敕请留于建初寺,向帝授五戒。制新声法,传授“六言梵呗”。终年八十一岁。

599.司马睿
(276-322年)东晋第一代皇帝、元帝。十五岁听从琅邪王王导之劝,逃离八王之乱持续的都城,永嘉元年(307年)移到建康,开东晋王朝。

600.司马炎
(236-290年)西晋第一代皇帝、武帝。原为晋王、相国,由禅让夺得三国时魏国元帝的帝位,开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