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编目条例”退出舞台:从AACR到RDA

    半年多前,看到《英美编目条例》AACR终于准备出第3版了,新版题名为“AACR3: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前几天忽又得知,已有数十年历史的“英美编目条例”之名称将退出舞台,新版直接用“资源描述与检索”(RDA: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这个新潮题名,以期将影响扩大到图书馆界之外。出版时间推迟至2008年。
决定改名的是于2005年4月召开的AACR修订联合指导委员会(JSC)会议,会议成果5月公布,
见此。RDA的框架也已在前几天公布,见此
在6月ALA芝加哥年会期间,图书馆馆藏与技术服务协会ALCTS(他们的这些“协会”大致相当于我们学会的“分会”吧)组织了专场报告。大概题目和介绍是早早定下了,还是旧的信息:“AACR3:编目的下一件大事”(
AACR3: The Next Big Thing in Cataloging)。三位报告人中,Barbara和Bowen二位是JSC成员,John也是十分热衷于JSC工作的,对RDA的介绍与分析自然很权威,也爆些内幕。报告内容分别是:

  • RDA: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Background and Context, by Barbara Tillett
  • Looking Under the Hood and Kicking the Tires, by John Attig
  • Changing Direction: From AACR to RDA, by Jennifer Bowen

    现在是《英美编目条例》改名,IFLA尚在腹中的《国际编目条例》不知是否也会步其后尘,甚或因RDA的“多国化”目标而夭折?
以后,我们会习惯用RDA代替AACR2。或许若干年后,在图书馆界提起“编目”一词,一大半人会一脸茫然:什么是编目?就好象在国内图书馆界提起“技术服务”,一大半人会以为那是技术部的、计算机方面的工作。

信息来源:The FRBR Blog
ALA presentations on AACR3/RDA
RDA prospectus announced

 

曹宁“试论FRBR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机读格式中的应用”笔记

    编目条例制订者煞费苦心,但并没有把其良苦用心告知使用者,使用者既不能知其所以然,有时就不免觉得规则莫名其妙。作为新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副主编,作者“试论FRBR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机读格式中的应用”一文多少揭示了内中的一些玄机,看得比较过瘾。

    本文第一部分“FRBR的概念模型”为扫盲。

    揭示玄机的是第二部分“从FRBR角度分析《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过程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1)对文献获得方式的界定
    “按照FRBR的解释,获得方式是载体表现的特殊属性,除此之外它不属于其他任何一个层面上的实体”。因此,“获得方式通常是指由文献提供者确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获取方式,而不应该是由文献所有者确定的特殊性的获取方式。”
    或者说,获得方式不属于Item(作者译为“对象文献”)层面。

(2)古籍著录中复本附注的应用
    “将古籍著录的对象固定在以版本版刻为主要特征的文献载体表现的层面上”,印次、复本属Item,用附注加以说明。如此古籍著录规则“与《规则》总则以及ISBD(A)取得了一致”。

(3)版本信息的区分及著录方式的选择
    “那些由文献出版者赋予的版本信息(对中文普通图书而言,一般集中出现在版权页)大多可以著录在版本项,而那些由文献创建者或实现者赋予的版本信息(对中文普通图书而言,一般集中出现在书名页)则要慎重考虑著录在何处。”前者为内容表达,后者为载体表现?
    文中很谨慎的说出现在书名页的版本信息“要慎重考虑著录在何处”,而没有直接说“大多可以著录在题名与责任者项”。因为新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的如下实例(第37页例6)无疑是有很大争议的: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

《中图法》第四版由于“第四版”出现在题名页,版权页题“第1版”,故新版《规则》认为其题名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而非一般认为的题名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版本为第4版。

(4)标目法中个人和团体名称检索点选取原则的确定
    “文献标目的主体对象明确限定在著作和内容表达层面,同时也为揭示载体表现和对象文献层面的特例提供了可能”。

    第三部分“FRBR概念模型在编目规则和机读格式中实现的可能方式”是作者的一些设想。主要是以FRBR思想处理统一题名。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例,举了常见的FRBR结构(w-e-m),还有:

书目记录(载体表现层)。除500统一题名形式外,与普通书目记录无异。
规范记录(内容表达层)。有点奇怪,规范记录做到了译者这一层。
规范记录(著作层)。除一般题名规范记录的内容外,还包括分类和主题。

    作者说是受LC芭芭拉女士“AACR3:资源描述和检索”一文的直接启发。芭芭拉此文我尚未看过,看过她在5月FRBR研讨会上的PPT“FRBR与编目规则:对IFLA的原则声明与AACR/RDA的影响”,其中有规范、书目、馆藏三层与FRBR实体间的对应关系图示。
    如作者所说,“FRBR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倡导文献编目的简化,提高编目效率,节约编目成本”。所举著作层的规范记录,包括了原本需要在每条书目记录中重复的分类与主题,可以说达到了这一目的。但内容表达层规范记录做到译者这一层次,是否做得过多?对照LC,对Hamlet也只做了少数语种(而非全部语种)的规范记录,而没有具体到译者。难道FRBR应用的结果,就是要我们多做N条规范记录?
    不过还有,“如果一种著作只有惟一的载体表现,则各层实体的全部信息都反映在载体表现层的书目记录中,而不需要制作著作/内容表达层的规范记录”。原本题名规范记录即遵循此准则。那么如果某译本(内容表达)只有惟一的载体表现,是不是也无需做内容表达层的规范记录?

原文出处: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年年会征文优秀论文集
中国图书馆学会编《以人为本 服务创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317-324页)

原文参考文献之一:
Barbara Tillett. AACR3: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ca/jsc/docs/aacr3pptjan2005.pdf

芭芭拉的另一个PPT:
Barbara Tillett. FRBR and Cataloguing Rules: Impact on IFLA’s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and AACR/RDA. (
PPT: 862 KB/49 slides)

 

谢琴芳“FRBR用户任务对CALIS联合目录编目实践的影响”笔记

1  FRBR用户任务及其与书目记录的关系
    FRBR入门

2  CALIS联合目录书目现状对用户任务实现的障碍
    谢老师对联合目录中记录现状肯定头痛得很,对“障碍”的总结有着大量数据与实例(虽然没有举例)为基础。
    前几天写“
FRBR化:在我国实施的难点”,部分可与谢老师的此部分作个对比。
2.1 分立式目录对用户任务实现的障碍
    谈的是CALIS中、西、日、古籍数据库分列问题。我的第四部分“书目数据库、MARC格式、CNMARC/XML转换表”谈的问题范围大致与此点相同。谢老师没有谈到MARC格式不同问题,大概也是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
2.2 资源描述规则对用户任务的影响
    谈的是中文编目规则的差异,潜台词当然是CALIS与国图在规则上的不一致了。还有回溯或其他简编记录问题。
2.3 检索点的设置对用户任务的影响
    主要讲统一题名问题。我的第一部分“文献原题名的著录问题”也谈统一题名,但范围仅限译著。谢老师强调要增加统一题名,但没有涉及统一题名的形式。
2.4(书中误为2.3) 编目实践中的一些模糊概念对用户任务的影响
    举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中大量被合并的重复记录的数据,分析因识别“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模糊而产生的重复记录。其实还有不少没有被合并的重复记录。或许用“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概念向编目员灌输,有助于解决重复记录问题。

3  CALIS联合目录系统实现用户任务的策略
3.1 以用户任务为目标,强化资源描述和检索标准
(1)…对内容和载体互交叉的资源,优先考虑以内容类型特征作为定义资源类型范畴的基础,但在资源描述时应综合考虑两者的特征。
(2)注重不同资源类型之间著录与检索标准的协调性与一致性…
(3)以FRBR四个层级的书目实体概念作为指导编目员创建书目记录的原则,以加强书目记录的可识别性。
3.2 以FRBR书目实体模式为目标,为下一代OPAC的开发作准备

    CALIS联合目录第三阶段将开发基于FRBR模型的OPAC――第三代OPAC。“第三代OPAC的设计是以层次结构向书目使用者展示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和单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FRBR化”了。
    谢老师没有给出具体的实现方式。没有迹象表明CALIS会如
RedLightGreen那样,将所有数据库记录转换成XML格式输出。RedLightGreen这种模式需要同时维护两种不同类型的库,解决两类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更新(记录增加、修改)问题。不知道RedLightGreen是不是同步更新,又是如何实现更新的?

原文出处: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年年会征文优秀论文集
中国图书馆学会编《以人为本 服务创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297-3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