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数图研讨班·知识可视化与OPAC

    对可视化特别有兴趣。去年听林夏讲“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还参加了分组讨论,今年继续听“知识可视化与知识发掘”,看到了更多的实例。
    林老师谈到信息世界的三个基本元素是数据、信息、知识,而可视化也已经从数据可视化(科学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知识可视化。由“知识可视化”的解释,有顿悟:
·是通俗易懂的可视化
·是能将隐性知识转为显性知识的可视化
·是能够创造新知识的可视化
·也是能帮助人们学习,认知与合作的可视化

    原来自己对OPAC的分面浏览看法比较单一,只认为是一种限定检索的有效方法。看到上述知识可视化的四点分析,我以为分面浏览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书目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并且也达到了效果。在我讲“OPAC2.0案例分析”时,已经将此观点融入其中,当时未向林老师致谢,只能在此补救。
    一直以为,MARC格式尽管有很多不足,但以往的ILS并未充分利用其中大量有用信息。在Web2.0时代,数据成为核心。就OPAC而言,对数据的深入挖掘,使OPAC脱胎换骨,使书目信息变成了有用的知识。尤其对初入某一领域者而言,通过在简单的检索框中输入一个词串,OPAC返回的提示信息足以使之对该领域有一个初步的领略——核心作者与研究机构、研究/文献年代、研究主题等等,大有古典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指点学术门径之意韵。
    试用一下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LibraryLabs,更容易体会到这一点。

桂林数图研讨班·广告

    不知道此次数图研讨班的赞助商是不是象发言者一样,也是最多的一次,总共有六家。赞助商在会议上发言,固然能够向潜在用户提供信息,但发言中体现出的企业文化,有时比信息更能影响用户。
    我最喜欢的赞助商就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原只以为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书图文并茂,很养眼。听总编何林夏介绍,才知道该社始于1994年的历代珍稀文献等中外古籍系列,到海内外图书馆、档案馆搜罗学者难以见到的学术文献,全部引进、不选全收、做索引目录等出版原则,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何总编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深知学者得到文献资料之不易。会上他以玩笑的口气谈到国内图书馆的“三项基本原则”:好东西不让你知道,知道了不让你看,让看收你很多钱。作为对比,海外图书馆则是有好东西还要出钱请学者去看。台下听众中有不少馆长,不知笑过之后有何感想。
    后来参观,在摆满珍稀档案出版物的出版社书店二楼遇到何总编,向他确认了“三项基本原则”的文字,想着向更多的同仁普及。

    会上林夏讲开源软件,提到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局(IMLS)正投资一些大学,大力培养数字图书馆博士生。林老师帮他所在的爵硕大学(Drexel University)做广告(PPT第14张),或许对年轻人是一个机会,照录如下、广而告之:

如果你能过关斩将,我们将提供全额奖学金
·要有TOFEL 与GRE 的高分
·要有踏实的计算机基础
·要有图书馆的工作经验
·最好要有参加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工作经验
·要有创造力及科研工作能力
·有志于数字图书馆将来的发展

桂林数图研讨班·统计数据

    选择过了十多天远离网络的日子。刚回家,趁Google Reader中成千上万信息还没有将自己淹没,回顾一下刚结束的桂林数图研讨班
    此次会议估计是数图班历史上发言者最多的一次。除了一般报告,还有关于数图应用项目的会中会、关于版权的专题讨论和馆长论坛,发言人次超过三十。
    一些报告中涉及统计数据,印象深刻的是北大刘素清的“数字图书馆时代的用户调研及其解读”。北大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做了三个调研,分别针对用户满意度、学生电子资源利用及教师学术信息资源利用,报告在介绍统计结果的同时,也给出了分析解读。特别有意思的是,第一个调研由一位专门做市场调研的博士生对统计数据做分析,第二个调研是馆员指导下的大学生挑战杯项目。由统计专业人员与读者对图书馆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了北大学生的社会参与热情,还能得出一些馆员视角之外的结论。
    也有对数据语焉不详的。比如CALIS总工王文清做完他的以Web2.0/Lib2.0贯穿始终的“CADLIS的互操作机制”精彩报告后,秦健询问有没有介绍中的18个软件的用户使用情况统计,王顾左右而言他。
    更有意思的是吴振新代张晓林做的“构建用户驱动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报告。5月底的数字图书馆开放论坛,听过张晓林充满激情的宏图,看到本次报告最后部分是“效果和总结”,期望看到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如e划通各版本的下载量、通过e划通的检索情况等),不料竟然全是得到“欢迎”、“很有创意”、得到“充分肯定”之类官媒评论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