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一统江湖?

(一)

    《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第一部分草案公示后,在RDA讨论组引起了热烈讨论。目前公示截止期已到,最重量级的机构意见出台: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意见(PDF文件;84页)
德国国家图书馆(DDB)图书馆标准办公室意见(PDF文件;15页)
英国图书馆与信息专家学会(CILIP)意见 (PDF文件;18页) [update 2006-4-19]

    ALA、CILIP(由英国图书馆协会LA及情报学家学会IIS合并组成)意见理所当然,DDB有什么关系?因为德奥两国也有改用AACR/RDA的意图(德奥两国改用MARC21格式)。

    RDA预计2007年定稿,2008年出版,另两部分草案预计也将在今年5月和10月相继出台公示。
    AACR:RDA联合修订委员会网站上的相关背景信息资料除英文版外,还有苏州大学图书馆陈家翠翻译的中文版(PDF文件)、法文版、西班牙文版。

(二)

    RDA与ONIX最近成立联合创新活动(RDA and ONIX Launch Joint Initiative),开发一个资源分类的共同框架。RDA自称“一部新的资源描述与访问的国际标准”,而ONIX则是“代表出版业的电子形式产品信息的国际标准”。
    美国国会图书馆联机目录利用ONIX数据已有多年,加强图书馆界与出版界在书目数据方面的协调,双方互利。
    有关ONIX,可以参见北京大学/CALIS联合编目中心喻乒乒在《现代情报》2006年第1期发表的“ONIX元数据标准2.1版与2.0版对比研究”。

(三)

    2007年,IFLA为拟议中的一部国际编目条例(an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code for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and access),将开完最后一次国际编目专家会议(IME-ICC)。IME-ICC是真正的系列“国际”会议,分别在欧美、南美、中东、亚洲、非洲五地召开,征求世界各地编目专家的意见,了解各国不同的编目实践。
    最近这一次将于IFLA2006年会期间在韩国首尔召开,应该是征求亚洲各国的意见。中国国家图书馆采选编目部主任顾犇是编目专业组的Secretary兼常务委员会成员,想必国家图书馆及其他国内编目领域专家也会积极参与。
    IME-ICC虽然连年开会,但“一部国际编目条例”用的是不定冠词+小写字母,同时IFLA也并没有按例设立编制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显示并非真的会有那么一个“条例”诞生。

(四)

    IME-ICC的积极主导者中,不乏AACR:RDA修订者的各级参与者。
    《英美编目条例》修订打算出第三版时,“资源描述与检索”原只是副题名,最终“扶正”,重要原因显然是要摆脱英语世界的局限。加上其扩大到图书馆领域以外的意图、独立于特定格式的目标,所以如果假设RDA就是IFLA的“an international catagloguing code”,大概不会差得太远。
    或许RDA日后真能一统江湖,成为纵揽各国、各类载体(包括网络)资源元数据描述的指导规则(用IFLA的话是“鼓励用作元数据应用框架中的内容标准”)。这也是我把description译作“描述”而不是“著录”的原因,后者图书馆专业味太浓,不易被广泛接受。


参见:

2006年IFLA年会编目专业组征文

    IFLA年会2006年将在韩国首尔(汉城)召开。编目专业组现在开始征集专题论文。论题:“编目合作:原则、计划与出版者”。具体内容为:

  • 从数字资源中抽取数据,用于书目或其他元数据记录
  • 使用来自数字资源出版者的数据,创建书目或其它元数据记录
    今后真的不用编目员来编目了

征文信息如下(来自邮件组IFLA-L,网站存档略迟于邮件发送)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
72nd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Council
Seoul, 20-24 August 2006

Cataloguing Section
Division for Bibliographic Control

CALL FOR PAPERS
Programme Theme: Cataloging Partnerships: Principles, Projects, and Publishers

The IFLA Cataloguing Section (IFLA CATS) invites cataloguers and others involved in the following projects or activities to express their interest in making presentations at the section&aposs programme in Seoul:
    – extracting data from digital resources for use in bibliographic or other metadata records;
    – using data from publishers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creating bibliographic or other metadata records.

Send a detailed abstract (1 page or at least 300 words) of the proposed paper (must not have been published elsewhere) and relevant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f author(s)/presenter(s) by 15 December 2005 via email to:
 Judy Kuhagen
 Incoming Chair, Cataloguing Section
 jkuh@loc.gov 

The abstracts will be reviewed by members of the Cataloguing Section&aposs Standing Committee. Successful proposals will be identified by 31 January 2006.  Full papers will be due by 15 April 2006 to allow time for review of papers and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s; papers should be no longer than 20 pages.  15-20 minutes will be allowed for a summary delivery of the paper during the Cataloguing Section&aposs programme.

Please note that the expenses of attending the Seoul conference will b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author(s)/presenter(s) of accepted papers.

 

OCLC软件竞赛结果

    时间过得很快,今天见到OCLC软件竞赛结果公布,找我以前的报道,发现时间竟然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
    得奖者是美国的Dazhi (David) Jiao,看姓名是个来自大陆的华人。 获奖作品是一个OPAC,在显示详细书目记录时,包含收割的相关文献一览表(an OPAC that includes a ranked list of harvested citations when a detailed bibliographic record is displayed.)。评委认为其作品创新集成了OPAC与收割的元数据,并充分利用了OCLC的开放软件(an innovative way of integrating OPACS with harvested metadata and made good us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from OCLC)。

    OCLC还提供了相关信息链接。获奖作品的链接如下:
Dazhi Jiao&aposs CAT OAI; an OPAC System with OAI Integration
http://129.79.32.196:8080/catoai/index.jsp

    这个试验系统目前只包括物理学相关内容。检索结果一览表如同普通OPAC,但具体书目的详细信息包含按相关度排序的数字资料,这些资料由OAI数据库中收割而来。
    “The Handbook of plastic optics”一书的详细书目信息,首条数字资源的详细信息,包括名称、URL、作者、内容提要、主题等信息。直接链接到相关数字资源,是一篇全文文献,感觉很不错。

    OCLC打算今后每年举办一次这样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