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119. 1451-146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451.抱朴子
内编二十卷,外编五十卷。晋代葛洪著。葛洪被称为抱朴子,这成了他的称号,自已的书也命名为“抱朴子”。据说本书完成于建武年间(317年)。内编讲述仙道的根本,解说为得不老不死的仙药处方、导引、行气等,作为道家思想之本,批判政治社会。内编将神仙思想纳入道教的中心,是体系化的道教基本书籍。抱朴子的仙道与张道陵一派的天师道不同,早就在南方有根据,经陆修静与陶弘景,对后世的道教给予支配性的影响。本书的神仙思想影响了净土教,昙鸾的《无量寿经论注》中引用本书。另外本书中说,人根据所积善行增加寿命的增寿益算说,也渗透到佛教中,屡见于造像的铭文与中国成书的疑经中。文本有《平津馆丛书》本、《四部丛刊》本、《道藏》本等,也有清代孙星衍的对校本、和刻本及最近的现代语译本。

1452.亡名
(生卒年不详)俗姓宗,南郡(湖北省)人。梁元帝(552年即位-554年)时为官,后跟从兑禅师出家。北周时被任命为称作夏州三藏的僧官,宇文护怂恿他到更靠近中央的地方活动,但被坚决推辞。现存有《宝人铭》与《息心赞》,另外还写有《至道论》、《淳德论》、《遣执论》、《去是非论》、《影喻论》、《修空论》、《不杀论》等许多论文,有文集十卷。弟子僧琨到了隋代被任命为二十五众主。另外,进言北周废佛的卫元嵩原来也是亡名的弟子。

1453.法门清式二十四条
据说释道安研究、整理、制定戒律的僧制。内容是(1)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2)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之法;(3)布萨差使忏过等之法。

1454.法勇
(生卒年不详)亦称昙无竭。俗姓李,幽州黄龙(河北省)人。受法显、宝云渡天壮举的刺激,决定去佛国,宋永初年间(420-422年)与同志[者]僧猛、昙朗等二十五人一起去西方,过流沙,经由高唱、龟兹、疏勒,翻越葱岭的雪山。在苦斗中,失掉了十二名同行者,到罽宾国学胡语,得《观世音授记经》的梵文。又经月氏国到犍駄罗国石留寺,由佛陀多罗授具足戒。经舍卫国到南印度,后经海路由南海到达广州。

1455.法融
(594-657年)牛头宗之祖,三论系的禅者。俗姓韦,润州(江苏省)延陵人。认为儒、道的俗文如渣滓,般若之止观才是人生之舟,入茅山师从大明法师而剃发,湮没于林中达二十年,大入妙门。贞观十七年(643年)在牛头山幽栖寺的北岩创建禅室,经数年聚集了数百名修行者。贞观二十一年讲《法华经》。永徽三年(652年)在建初寺讲《大品般若经》。显庆元年(656年)应司功萧元善之请在建初寺进行说法。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三日圆寂,终年六十四岁。应八世纪末牛头宗之要求而成为初祖,被称为东夏达磨,当作《心铭》、《绝观论》的著者,及至四祖道信的嗣法弟子。

1456.蓬来[莱]山
据传神仙所住的古代想像中的山,在渤海。敦煌本《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中说,月光童子与三千徒众到蓬来[莱]山,有水灾时出现,申酉年为众生说法。

1457.法立
(生卒年不详)西晋末年人。惠帝、怀帝(290-311年)年间与法炬一起译《法句喻经》、《福田经》。据说还寻求胡本,得一百余部并译出,但永嘉年间(307-312年)由于胡族入侵而散逸。《历代三宝纪》以后的经录中认为,法立死后,法炬名下有一百余部译经,由于这个原因,法炬译出经典达132部之多。

1458.宝亮
(444-509年)俗姓徐,原为东莞(山东省临沂莒县)人。十二岁就出家,跟随青州的道明法师。二十一岁时到建康,留于中兴寺。齐文宣王以师礼遇他,后移往灵味寺,大讲涅槃等诸经、成实等诸论。据说僧俗弟子三千余人、受学的门徒常有数百。梁天监八年(509年)五月,应敕开始撰述《大般涅槃经义疏》,九月完成。同年十月四日圆寂,终年六十六岁。

1459.法琳(南齐)
(?-495年)由于支谦所译《阿弥陀经》与畺良耶舍所译《观无量寿经》等,在中国兴起了弥陀净土教。初期,在南方受到庐山慧远的白莲社的影响,盛行弥陀净土。南齐的法琳常诵《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根据《高僧传》卷十一“释法琳传”,法琳俗姓乐,晋原临邛人,年少时出家,喜爱戒品,研究十诵律,后来祈愿安养国。

1460.法琳(唐代)
(572-640年)初唐的护法僧。俗姓陈,颖川郡(河南省许州)人。幼年出家,修诸家之学,尤其通晓三论。据说义宁元年(617年)为探索道教,穿道服、住道观。武德四年(621年)太史令傅奕上奏整理寺塔、利国利民,立即上书反驳,接着著《破邪论》二卷。之后还撰《辩正论》八卷,屡次攻击废佛论者(主要是道教徒),贞观十三年(639年)道士秦世英上奏说《辩正论》诽谤国家,因而发配到益州,第二年病故。有《三教系谱》、《释老宗源》等著作,据传虞世南编集其文集三十卷,未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