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85. 971-98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971.太上感应篇
道教经典,代表性善书。后人抽出《抱朴子》卷三对俗编、卷六微旨编缀合而成,由南宋李昌龄(石)介绍于世。以老子化身太上老君启示的形式,解说感应即因果报应,天地之间有掌管人间罪过的神,若期望长生则应行善,目的是提高民众的伦理意识。在病愈、产子等庆事之际,作为感谢神的标志而印刷颁布。宗[宋]理宗对本书产生共鸣,在编首亲自记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出资刊行。这以后超越儒、佛、道的界限,受到喜爱而流传,成为中国民众的伦理目标和生活规范。李昌龄所刊行的《乐善书》中收本书,道藏太清部所收本中,李昌龄的《感应篇传》附有郑清之之赞。江户时代也曾在日本刊行。

972.大乘义章
二十六卷,净影寺慧远撰。大正藏四十四卷。慧远的其它著作中处处以“别章”转述本书中的教理说明,据认为本书为其增补,因而被推断为最早期的著作。本书由教聚、义法聚、染法聚、净法聚、杂法聚五聚组成,但现存本中缺杂法聚。从大乘的视点出发,对当时传到中国的所有经律论的教理加以整理,堪称一大佛教教理辞典。以三论的吉藏、华严的智俨、法相的基等为首的许多教学者都应用本书。

973.大乘起信论
一卷,马鸣菩萨造,真谛译。大正藏三十二卷。另外也有唐代实叉难陀译出的二卷本。梵、藏本现都不存。解说如来藏思想的大乘论书。根据《历代三宝纪》卷十一,本书是真谛于梁代太清四年(550年)在陆元哲之宅中译出,不同于被认为是扬州僧智恺所作的《大乘起集论序》中的译出年代即梁代承圣三年(554年)说。本序文含有种种疑点,被所世作为伪作。更有法经等的《众经目录》卷五(成书于594年)中,由于《真谛录》中没有本论之名,而将本论入“众论疑惑“项,怀疑是真谛所译;三论宗的慧均(初唐时人)在《四论玄义》卷十中说,本论是中国地论学派的人假托马鸣所撰。慧均说的根据不明,但这是围绕本论的印度撰述与中国成书争论的直接原因。无论如何,本论一带到中国后,立刻就得以流传,并得到热烈的研究与讲说,这也是事实。先是智恺著《一心二门大意》,作为本论的纲要书,但恐怕是后代的伪作。因而现存最早的注释书为昙延(516-588年)的《大乘起信论疏》(仅有上卷),接着是慧远的《义疏》、元晓的《疏》与《别记》。元晓的注释对法藏的《义记》有很大的影响。如此在华严宗中本论受到重视,另外早期的禅宗、湛然以后的天台宗中也多加采用,还受到法相宗与净土教的人们的注目。另外,本论在流传中还产生出《占察善恶业报经》与《释摩诃衍论》等伪经与伪论,也是值得特书一笔的。并且被认为是慧思撰或昙迁著作的《大乘止观法门》也以本论的教理为基础。以上所说主要是真谛译的流传情况。唐代昙旷的注释中也言及实叉难陀译本,时代智旭著有唯一对实叉难陀译本的注释书《裂纲疏》。

974.大乘玄论
五卷,吉藏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对南北朝以来的诸经论研究过程中所论及的主要问题,从般若空观、无所得大乘的立场加以论述,是三论宗中重要的著作之一。内容由二谛义、八不义、佛性义、一乘义、涅槃义、二智义、教迹义、论迹义八科组成。由于与吉藏其它著书的引用关系,以及与《四论玄义》卷二的“八不义”的相应一致等,对是否吉藏真撰留有疑问,但本书总结了吉藏教学的重要问题,是极有意义的,尤其对日本三论宗有着显著的影响。

975.大乘止观法门
二卷或四卷。大正藏四十六卷。据传为南岳慧思所著,但据记载,昙迁也有同类的著作。有与天台的性恶说类似之说,以如来藏缘起说为基础,受到《起信论》等很强的影响。源信的弟子寂照于1000年授予遵式之下起开始研究。智涌了然1121年著《宗圆记》五卷,明代藕益智旭著《释要》四卷、谛闲著《述记》一卷(1930年),都认为是慧思的著述。证真(?-1215年?)怀疑是慧思之撰,珍海记为昙迁的撰述(1136年)。村上专精认为是日本中古天台的产物。

976.大乘四论玄义
十二卷(现行十卷),均僧正撰。续藏一•七十四•一。全名《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略称《四论玄义》等。著者被认为是唐代的慧均僧正,亦称均正。与吉藏同门,在《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中加《大智度论》,从四论的立场论述二十多个主题。现行本没有留下原来的样子,缺卷一、三、四。近年发现了卷一的“初章中假义”与“八不义”的写本。也有与吉藏不同的见解,对三论宗的研究很重要。

977.大乘大义章
三卷。慧远问、罗什答。大正藏四十五卷。亦称《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就大乘中的深义,鸠摩罗什回答庐山的慧远之问。对佛菩萨的法身、色与空、菩萨的修行等问题,在明确大乘小乘的不同、大乘诸经间教说的不同的同时,加以热情细致的讲解。慧远的提问是弘始九年(407年)送出的,以后几次往返回答,汇总成三卷十八章的形式,时间大概自刘宋起到梁代为止。是了解当时中国人对佛教的理解的重要资料,同时也因记载印度佛教的实际情况而令人注目。

978.大乘法苑义林章
十四卷,基撰。大正藏四十五卷。也略称《法苑义林章》、《义林章》、《法苑》。法相宗初祖基(632-682年)的著述,将唯识教学中主要的问题分为二十九章加以解说。同一著者的《成唯识论述记》是祖述《成唯识论》的注释,同样的,本书以独自建立起唯识法相教学的组织体系而著名。从《述记》与本书可见法相宗教学的形成。

979.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仅存三卷,慧沼撰。续藏二•三•一。亦称《大乘义林章补阙》、《补阙义林章》、《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大乘法苑林章补阙章》。本书是弟子慧昭对基的《大乘法苑义林章》的注释,据认为本来是十卷的著作,但现存的仅为其中的第四卷、第七卷、第八卷三卷。作为法相宗的系谱,是重要的典籍,只是其全貌不得而知。

980.大小品对比要抄序
一卷,支道林撰。大正藏五十五卷。比较《大品般若经》与《小品般若经》,在明确其异同的同时,探究《般若经》的本质。现在只有此“序”收入在《出三岁[藏]记集》卷八中。著者支道林(134-366年)本名支遁,东晋时代以江南的会稽为中心活跃的佛教界的指导性人物。当时还在罗什正式翻译般若、中观之前,支道也还与同时代的释道安一样,从古译经中苦心追求般若、空之正义。他所说的“大品小品”,当指无罗叉所译《放光般若经》与支谶所译《道行般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