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82. 941-95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941.楚南
(生卒年不详)为北宋大平兴国五年(980年)施护译出的《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大正藏十四卷)著注释。

942.疏勒
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绿州都市,喀什的古名。公元前二世纪与前汉产生关系,尤其是七世纪时唐朝在此设疏勒镇,与龟兹、于阗、焉耆共为安西四镇之一。

943.孙权
(182-252年)三国吴国的初代皇帝。吴不过是一个地方势力,与魏与蜀并称大国。他为康僧会在江南建最早的佛寺,号建初寺,当地命名为佛陀里。

944.孙绰
(311年左右-368年左右)东晋中期的思想家,字兴公,太原(山西省)中都人。早年与高阳、许询共同抱有隐栖之志,居会稽、游山水,与支遁等交往。永和七年(351年)前后,曾为征西将军庾亮幕下同僚的王羲之成为会稽内史后,作为其长吏与之亲密交往,永和九年(353年)也参加了兰亭会。喜好老庄,也通晓儒教与佛教。另外他的文章被评为当时第一,据说名士高官去世之际,刻在石上的碑文都经孙绰校阅。著作有《论语集解》、《老子赞》、《喻道论》、《道贤论》、《天台山赋》、《遂初赋》等。

945.存奖
(830-888年)由住持地称为兴化存奖。俗姓孔,阙里(山东省)人。根据公乘亿的“魏州故禅大德奖公塔碑”,存奖在临济义存晚年应魏府(河北省)太尉何公之请住观音寺江西禅院时师从而嗣法。之后,还参拜三圣慧然等。住魏府的兴化寺,振兴宗风。同光帝(后唐庄宗)驾幸河北,巡回到魏府的行宫时,根据近臣上奏将他作为道德之人招见,他谒见同光帝,答其所问。传说因此得赐紫衣师号而不受。文德元年七月十二日圆寂,终年五十九岁。弟子有南院慧顒,维持临济宗的法脉。

946.提谓波利经
二卷,昙靖撰,北魏时作于中国的伪经,亦称《提谓五戒经》、《提谓经》。从佛传中出现的最早的二个优婆塞提谓与波利的传说中得到启发,以得到中国庶民社会的接受为目的而伪作的经。与强调三归五戒的受持与年三长月斋、月六斋日等斋戒修善相反,加入不少五行说与道教的信仰。《出三藏记集》以来被视作伪经,没有入藏。说明伪经作者这一点也是很少见的。据认为本经是在北魏废佛、大量佛典被肃清后,以教化庶民为目的而作的。敦煌写本有四种,中国、日本的古章疏类中有许多佚文(参照《塚本善隆著作集》第二卷、牧田谛亮《疑经研究》),因此也可以知道对后代的影响有多大了。

947.大云经
Mahamegha-sutra,六卷,昙无谶译。大正藏十二卷。全名《大方等无想经》。由三十七品组成,解说三昧等的种种法门、如来常住之义。北凉元始十六年(427年)译出。西藏译本现存,但梵本现不存。唐代则天武后载初元年(690年),讨好武后的三阶教之徒薛怀义、法明等基于本经所说净光天女授记之说,制谶文,主张则天武后神皇受命说,开始武周革命。据此,武后将《大云经》分于天下,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自称圣神皇帝,在两京、诸州设置大云寺。据认为日本建立国分寺是模仿大云寺。

948.大云寺
唐代应则天武后的敕愿在全国设置的寺。有关官寺的建立,有隋文帝583年在京城、诸州建寺,到了唐代,高祖为整顿佛教寺院,帝都设三寺、诸州设一寺,高宗666年在衮州设寺观各三、诸州设一寺一观。僧法明等伪撰《大云经》,提倡神皇受命之说,由此则天武后自己即帝位,以周为国号。载初元年(690年)分《大云经》于天下,按此名在两京、诸州各设一寺。这是同时设立同一名称官寺之始,后来中宗建龙兴寺、玄宗建开元寺、日本的国分寺,都是模仿这种做法。大云寺碑文留传有河内、凉州、柳州、宣州之文,由僧传等可知,扬州的鉴真、温州的鸿楚、淄州的慧沼曾住过不同的大云寺。

949.提云般若
(生卒年不详)Devaprajna,天智。于阗人,通晓大小乘,武后永昌元年(689年)携梵本100余部来中国,当年在洛阳谒见皇帝,应敕在魏国东寺从事译经。永昌元年起到天授二年(691年)间,译出《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法界无差别论》等经论六部,沙门战陀、慧智等任译语,处一任笔受,德感、慧俨、法明、弘景等任证义。另外法藏也参加这一译场。

950.大觉寺
位于广东省乳源县,亦称云门寺。五代同光元年(923年)云门宗之祖文偃开创。南汉朝廷先赐光泰禅院的寺额,接着改为证真寺、大觉寺。宋代建中年间绍资、明代洪武初年了偈、咸化五年法浩进行过重修。据说寺内存有大宝元年、七年对文偃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