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62. 787-792)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787.净慈寺
禅宗五山第四位。位于杭州西湖南岸,与北岸的大昭庆律寺相对。寺南有南屏山。显德元年(954年)由吴越忠懿王创建,号慧日永明院,由法眼文益的法嗣道潜开山,二世为永明延寿。延寿撰《宗镜录》一百卷,寺内有宗镜台。宋太宗改为寿宁禅院,绍兴九年(1139年)改为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几度遭火灾,现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得赐的御书“净慈寺”额,之后又重修。历代住持中著名的有宗本、善本、道昌、师一、义云、居简、德厚、处林、廷俊、弘智等。

788.神清
唐代僧。字灵庚,俗姓章,线州(四川省)明县人,活动于七世纪末到八世纪初,对于其卒年有不同说法。十三岁出家,师从开元寺的辩智法师;二十岁时在梓州慧义寺由如律师受具足戒。学东塔宗之律,还研究《俱舍论》,据说曾一度学习净众寺系的禅。后来赴长安,入内应奉,晚年回慧义寺,致力于讲义与著书。还通晓儒教与道教,据说著有《法华玄笺》十卷、《释氏年志》三十卷、《新律疏要诀》十卷等一百余卷,现仅存《北山录》十卷(大正藏五十二卷),解说儒、道二教应当归于佛教。

789.神仙思想
中国古代的神秘思想。在尊崇长生不老的中国,很早起就产生了很多关于神仙(仙人)的传说,并研究通过修业与服药而成仙。在《楚辞》中曾有神仙住昆仑山的传说,《庄子》中也可见藐姑射之同的神仙故事等等,因而据认为,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与山岳信仰结合的神仙说就已在中国各地流传。然而,所谓神仙说,据认为起源于山东地方。根据《史记》记载,齐威王、宣王、燕昭王等受海滨方士的蛊惑,让他们寻找海中的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据说这些神山中住有神仙,有不死药,宫殿由金银作成,鸟兽草木均为白色,远望如云,靠近则在水下,风牵引而不能达。据认为,这样的传说是由山东半岛北部沿岸常见的海市蜃楼而起,随着时代的推移,解说长生术与炼金术的方士越来越活跃、兴盛起来。著名的有秦始皇派徐巿[福]去三神山求仙药的传说,汉武帝等也相信方士们的话,祀灶神,让他们试各种神仙术。从这时起三神山信仰衰退,开始尊崇五岳,而养生术也分化、发展起来,集大成者是晋代的葛洪。他所著的《抱朴子》介绍各种仙术,论述养生的理论与辟谷(不食谷物的修行)、胎息(呼吸法)等的具体方法、特别是最高的仙药金丹的制法,并提及仙人的种类与阶段、符的功德,以及日常所应守的德目。另外,以著《桃花源诗并记》的陶渊明与著《养生论》的嵇康为首,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对神仙思想有兴趣。另一方面,后汉末年张陵开始的道教,渐渐从中吸收了神仙说并加以体系化。神仙说从与道教与佛教的交往中尝试着新的发展,唐代以后的神仙说不一定是从道教中独立出来的。

790.真谛
(499-569年)印度出身的翻译僧,印度名有二种传说,一种是Paramartha,音译为波罗末陀,另一种是Kulanatha,音译为拘罗那陀,一般用前者所对应的译名,称为真谛,据传为西印度优禅尼(Ujjayani,Ujjaini)国的婆罗门出身。当地与摩腊婆(Malava)国相邻,在当时印度的学问方面,西南的摩腊婆(Malava)国与东北的摩揭陀(Magadha,其中心为那烂陀寺)国并称,这一点对了解真谛在学问方面的根基很重要。之后,游历印度诸国,接着到达扶南(现柬埔寨)时,听说梁武帝招引名僧,天大同十二年(546年)到达南海(广东),二年后大清二年(548年)入建康(南京),谒武帝。计划尽早开始翻译,但当年十月因侯景谋反、武帝下台,真谛逃往富春,约三年中在当地从事翻译。之后大宝三年(552年)到承圣二年(553年),一度有返回建康的机会,并辗转各地,在不幸的境遇中继续译业。然而,对流浪的生活痛感失望,光大二年(568年)竟至于打算自杀而未果;同年八月,失去最爱的弟子慧恺;第二年太建元年一月十一日,自己也在失意中圆寂,终年七十一岁。据传译出经论中以唯识系统为中心,有《解节经》、《金光明经》、《决定藏论》、《中道分别论》、《摄大乘论》、《转识论》、《俱舍释论》等,共52部121卷(其中现存29部80多卷)。另外,据认为还有他自己所撰述的书,但除《随相论中十门谛疏》以外,现已不存。真谛最倾力翻译的是《摄大乘论》与《俱舍释论》,以前者为中心形成了摄论学派,对以后中国佛教以很大的影响。后者由慧恺、道尼、道岳继承,但不怎么兴盛,后来被玄奘所译《俱舍论》所取代。

791.神泰
(生卒年不详)初住蒲州(山西省)普救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开始在弘福寺译经时,与灵润等11人一起作证义。显庆二年(657年)成为西明寺寺主。著书有《俱舍论疏》、《因明论疏》(以上二部现存)、《摄大乘论疏》、《常[掌?]珍论疏》等很多,尤其是《俱舍论疏》与普光与法宝的疏并列为三大疏之一。据说神泰批评灵润所指出的玄奘译本与之前译本的不同,法宝维护灵润,慧沼为神泰辩护,神泰是围绕着一切皆成佛所进行的争论中的一方之雄。

792.神通寺
位于山东省济南东南的柳埠、泰山。符秦时竺僧朗与隐士张忠交往,张忠离去后结庵,被称为朗公谷山寺。僧朗是一位伟僧,曾给佛图澄的弟子符坚、南燕王慕容德、晋孝武帝等写信。北周时废毁,隋文帝应昙迁的奏敕命复兴,唐代时义净来此参拜善遇、慧智两师。据报告,寺域中留存有据推断为东魏时代的四门塔、唐代神龙元年(705年)时的住持无畏的造像记、估计建造于唐代末年的纪念僧朗的朗公塔。另外,寺的西南方有千佛崖,雕刻有许多佛像,在铭为贞观十八年、显庆二年、三年,幸免于人为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