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32. 410-42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410.建初寺
亦称天子寺。三国时从交趾来游的康僧会,于赤乌十年(247年)在吴国孙权支配下的建业,建小屋、置佛像。吴国地方流行鬼神与咒术信仰,视如康僧会这样的佛僧为奇异。孙权认为佛教荒谬而不信,康僧会向孙权显示了得到佛舍利的神力。孙权因而信服、建塔,成为江南最早的佛寺,当地命名为佛陀里。孙权死后,孙綝、孙皓等的祠庙与浮图遭到破坏,但它并非东晋时那样的贵族佛寺,面向一般信者。东晋时胡僧帛尸梨蜜多罗住此。苏峻之乱(328年)遭兵火,但由奉佛者何充复兴。孝武帝(373-396年)请支昙籥到此寺。

411.源清
(生卒年不详)师从晤恩学天台,住钱塘的奉先寺,讲三大部。雍熙三年(986年)著《十不二门示珠指》。后来在知礼的《指要钞》中受到批评。至道元年(995年),送出《示珠指》之外的自著及鸿羽所作的《佛国论》,从日本求得在中国已散失的五部书。估计圆寂于至道三年(997年)前后。有《观经疏显要记》二卷(现不存)、《龙女成佛义》一卷。弟子有庆昭、智圆。

412.阮籍
(210-263年)三国时代魏国人。竹林七贤之一,喜老庄之学,爱酒,否定形式上的礼法。

413.玄素
(668-752年)牛头宗,谥号大律禅师。字道清,俗姓马,亦称马素与元素,润州(江苏省)延陵人。在江宁长寿寺出家,晚年入牛头山幽栖寺,师从智威,苦节,时人将此称为婴儿行菩萨。成为智威的法嗣,开元年间(713-742年)僧汪密邀请住京口,郡长官韦铣邀请住鹤林寺。天宝初年(742年前后),扬州的僧希玄邀请去江北,但不接受而回避。天宝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圆寂,终年八十五岁。形成牛头宗中的一个集团、即鹤林派的派祖。

414.玄宗
(685-762年)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唐第六代皇帝。睿宗第三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五日生于洛阳,先天元年(712年)即位。第二年杀太平公主,改年号为开元,改革政治。尤其尊崇道教,将佛道二教置于国家统制之下,在各州设置开元、龙兴二寺作为统制中心。对佛教实行肃正,但并不禁压,注《金刚经》加以流传,信任不空三藏与一行。天宝四年(745年)杨贵妃入宫后,沉缅于宴游中。安史之乱时逃往蜀;至德元年(756年)肃宗即位,玄宗成为太上皇。

415.彦琮
(557-610年)俗姓李,赵郡 (河北省)人。二十一岁时成为北周武帝下的通道观学士,佛教自不必说,更通晓儒道二教。隋代开皇十二年(592年)应敕住大兴善寺,从事翻译,帮助阇那崛多等译经。仁寿元年(601年)送舍利到荆州(湖北省)的开义寺。仁寿二年(602年)撰《众经目录》。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入洛阳日严寺,又移往上林园的翻经馆。著书有《达摩笈多传》、《通极论》、《辩教论》、《通学论》、《善财童子诸识录》、《新译经序》等。

416.现代佛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6月设立中国佛教协会,统一了佛教界。之前现代佛学第一卷于1950年发行,后来起到了中国佛教协会的机关刊的作用。出版到1964年第6期,后来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不得不停刊。

417.玄中寺
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根据寺中的唐代碑文,本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由昙鸾创建,但据《续高僧传》昙鸾传,此年在他出生前四年。不过,多种记录显示,唐代就传说是北魏时昙鸾开创。唐代道绰在本寺见昙鸾的碑文而归净土教,善导跟随道绰。太宗礼遇道绰、加以供养,圆寂后将本寺作为官寺。开元十三年(725年)僧慎微置戒坛,赐名为甘露无碍义坛,与长安的灵感坛、洛阳的会善坛并称三戒坛。宋代多次兴废,元代由设立戒坛以来的律寺变为禅院,改称永宁寺,近年加以修筑,恢复旧名。

418.建中靖国续灯录
三十卷,佛国惟白编,续藏二·乙·九。继《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之后的禅宗灯史,略称《续灯录》。大致区别为正宗门、对机门、拈古门、颂古门、偈颂门五门。正宗门叙述从释尊到南岳系临济宗的汾阳善昭、青原系的云门文偃;对机门为从云门文偃的法嗣青原八世到青原十五世,以及汾阳叶昭的法嗣即南岳十一世到南岳十四世的传记;分拈古与颂古二类为其特色。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上进,徽宗赐序,许可入藏。编者佛国惟白属于云门下七世,对云门宗的禅者十分了解。

419.原道
一编,唐韩愈(768-824年)著,是一部探究儒家的本源,排斥道家与佛家之道,解说应当振兴中国本来的圣人之道的书。与《原性》、《原人》、《原鬼》、《原毁》并称“五原”。明确地倡导以仁义为内容的尧、舜、周公、孔子以来的古代圣人之道,批判私利性的老子之道,批判非现实性的夷狄之教佛教,主张应当令老佛二教的教徒还俗、烧掉其典籍、毁其寺观作平常人的家。这一排佛论到宋代受到注目,欧阳修读《原道》产生共鸣,作《本论》,主张排佛。但对《原道》也有许多反论,如契嵩的《非韩》、《辅教篇》、张商英的《护法论》、孝宗的《原道论》、刘谧的《三教平心论》等。

420.玄都观
北周时长安的当时第一的道观(道教寺院),是道藏配备与道教研究的中心。天和四年(569年)武帝让在宫中议论佛、道二教,接着又让讨论儒、佛、道三教的优劣,当时,作为道教方面的资料,七月时上呈作为道藏目录的《玄都观经目》。第二年,武帝行幸玄都观,把以前在宫中进行的三教讨论转到玄都观中进行。建德三年(574年)佛、道二教被废毁之后,道藏等由官立的宗教研究所通道观移管。又,隋朝在新都设置玄都观,继承本玄都观与通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