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19. 321-332)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说明:321重号

321.教观纲宗
一卷,明智旭(1599-1655年)著,大正藏四十六卷,称为《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智旭认为,“四教仪流传,台宗昧”, 因而著本书,试图将它变为谛观录。作者特别从书中摘出了三十九条认为必需释义的条目,加以解释,著成《教观纲宗释义》一卷。日本现存末书。

321B.行均
(生卒年不详)字广济,俗姓于,幽州(河北省)人。辽圣宗统和十五年(997年)前后著《龙龛手鉴》四卷。本书将佛典中出现的文字分成四声,对字音加以解释。同时代的智光作序文。

322.巩县石窟
位于河南省巩县,背靠邙山、面临洛水,古称净土寺。根据明代弘治七年的碑文记载,开凿于北魏景明年间(500-503年);发现有东魏天平三年(536年)的造像铭。有大小五窟,据碑文记载,佛像残留有北魏样式,到唐代多有维修、建造。据指出,云冈、响山堂石窟是作为当时朝廷的庙而开的,而巩县石窟也是与它们有关的。石窟的寺原来是律寺,宋代时成为禅宗寺,在宋、元间兴隆。明代一度荒废,但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由僧义钟复兴;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又加以重修。

323.行香
指施主在斋食时,先向僧侣分发香。是由《贤愚经》(七)、《普达王经》等的说教而来的礼仪。中国最早由东晋的道安开始实行,在唐宋时代成为一种朝廷礼仪。《僧史略》(中)中记载,“至唐高宗朝,薛元起、李义府奉敕为太子斋而行香,礼(玄)奘三藏。又,中宗设无遮斋,诏五品以上行香。……后,不空三藏奏为高祖太宗七圣之忌辰设斋行香。”文宗时(826-840年)曾一度被废止,之后又复活,虽有所减少,但一直到宋代仍有实行的迹象。

324.行思
(671-738年)禅宗,谥号弘济禅师。俗姓刘,吉州(江西省)安城人。幼年出家,去韶阳参拜六祖慧能,大悟嗣法。之后,在吉州青原山静居寺大振禅风,育成门人。一天,被问及佛法的大意为何,回答是 “庐陵之米作何价”,非常有名。与六祖慧能的弟子南岳怀让并称,门人有石头希迁,其再传弟子们(远孙)发展着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系统。一说圆寂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二月十三日,但《青原山志略》记载为开元二十六年,年六十八岁。

325.行事钞会正记
允堪(1005-1061年)注释道宣的《四分律行事钞》而著成,现不存。后来元照(1048-1116年)著《行事钞资持记》,对本书持有异议。以后,南山宗分为会正、资持二宗。

326.行事钞资持记
十六卷,宋元照(1048-1116年)著,大正藏四十卷。道宣的《四分律行事钞》的注释书。另外,现存有元照的《四分律行事钞科》十二卷,宋则安《资持记序解并五例讲义》一卷、宋道标《资持记立题拾义》一卷。本书是为批评之前允堪(1005-1061年)所著《行事钞会正记》之说而著,以后,南山宗分为会正、资持二宗。

327.行秀
(1166-1246年)曹洞宗,号万松老人。俗姓蔡,河内县(河南省)解梁人。跟随邢州(河北省)净土寺赟允出家受戒。之后,参拜胜默光,接着寻访磁州(河北省)大明寺的雪岩满,大悟嗣法。回净土寺,建万松庵,开法。金明昌四年(1193年)入朝,承安二年(1197年)受诏住大都的仰山栖隐寺,接着移锡报恩洪济寺。元太宗二年(1230年)受敕住中都万寿寺。晚年退居从容庵,定宗元年闰四月七日圆寂,年八十一岁,僧腊六十。著述有《从容录》、《请益录》等,振曹洞宗风。

328.形尽神不灭论
庐山慧远(334-416年)撰,大正藏五十二卷(《弘明集》卷五),《沙门不敬王者论》的第五编。解说即使形(肉体)没有了,神(精神)也不会消失,而是反复轮回。《沙门不敬王者论》的前半部分主张,由于出家是与人的前世之业切断,而从轮回的绳索中得到挽救,所以不该遵从世俗的规范。本论从精神不灭的观点来论证上述主张的前提、即轮回的存在。

329.教禅一致说
唐代的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明,教(义)有(1)密意依性说相教(2)密意破相显性教(3)显示真心即性教三种,而禅也有(1)息妄修心宗(2)泯绝无寄宗(3)直显心性宗三宗,三教应该是与三宗各自一致的。由于宗密是以基于神会的荷泽禅为最高来考虑的,并用到澄观为止的华严教学加以补充。延寿推进了宗密的思考方式,著《宗镜录》。随着禅的兴盛,一方面,寺院也分成了教院与禅院,有教禅分离的动向,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天台的教与禅一致的主张。

330.行瑫
(895-956年)俗姓陈,湖州长城(浙江省)人。后唐天成年间(926-930年)住会稽大善寺,开看经道场。不断批阅大藏经,著《大藏经音疏》五百余卷。

331.行道
(1)“排成列行路”之意。梵语pradaksina的译语,与“绕佛”、“旋绕”、“旋右”、“旋匝”等同义,指在佛或塔的周围向右绕转。是印度的表敬仪式,用于佛教,普通为绕一周、三周或七周。据认为,在中国也是从佛教传来的早期起就实行的仪式,但此用语的一般化是在唐代以后。北魏废佛后所作的民众经典《提谓波利经》解说,由“旋绕”能得五福。
(2)梵语iryapatha的译语。指托钵,又指四威仪(行、住、坐、卧四种生活行动)。
(3)经行。坐禅中间或之后所做的步行。

332.响堂山石窟
位于河北省武安县义井里与其南方磁县彭城镇(填)的南北石两石窟群的合称。亦称南北响堂寺及鼓山。沿革方面,有关南响堂寺的情况不明,北响堂寺为北齐时所开凿,文宣帝于天保三年(552年)让习禅者僧稠入住。之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建舍利塔为五十一州之一;北宋嘉祐年间改名常乐寺。大大小小石窟龛中,有隋代大业七年(611年)在铭的阿弥陀三尊像,还发现有北齐时刻经记的石经。南响堂寺有大小七个石窟,确认有佛像,以及隋开皇八年(588年)、唐圣历元年(698年)的造像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