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13. 280-287)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280.观复
(生卒年不详)与道亭、师会、希迁共为华严四大家之一。籍贯等传记不详。赵宋人,号笑庵及迎福,住毗陵叶严寺。继承《注法界观文》、《易简记》的著者宗予,在五教章中著《折薪记》。他解释五教章的别教一乘时,根据澄观、宗密之说,加以同教的意味。对于这一立场,可堂师会著《焚薪》加以驳斥,两者间互相论辩。另外,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著《圆觉经钞辩疑误》,流传有《演义钞会解记》、《金刚别记》、《遗教经论记》四部十八卷。

281.监福曹
北魏高宗文成帝于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发布诏书复兴佛教之时,任命师贤为沙门统(道人统),沙门统主宰的官衙设置监福曹,在地方设置僧曹。由国家委托僧侣实行教化民众的任务。

282.汉法本内传
别名《法本内传》。关于佛教在中国初传的事情,有感梦求法说,汉法本内传就是这类资料之一。然而,在众多解说明帝求法的资料中,本书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它极为戏剧性地记录了佛教渡来后,在明帝面前与道教的道士们进行论争、而使之大大屈伏。因此,本书作为一本意图露骨的后世伪书,在资料上受到轻视。然而,若从其中所书的与道教有关的记事,推定本书的伪作年代,那么,作为记录了当时道教界一斑的本书是相当宝贵的。

283.汉满蒙藏四体合璧大藏全咒
八套八十册,全名《御制汉满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亦略称为《大藏全咒》。为从大藏经中抄出陀罗尼咒,并加以四译对照之书。第一行为满文,第二行为汉字,第三行蒙古字、第四行为西藏字。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敕庄亲王,选精通梵音者,对本书加以订正后,由西藏喇嘛僧章嘉(1717-1786年)国师监修,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完成。为陀罗尼经研究的最基本的典籍。

284.感梦求法说
有关佛教初传的说话中比较古的资料中,最有名的一本。作为资料,还有晋朝袁宏的《后汉纪》卷十“孝明皇帝纪”,刘宋的范晔根据此记事而写的《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 ”、《牟子理惑论》、《四十二章经序》、《老子化胡经》、《明佛论》、《冥祥记》等。《后汉记》记述,佛教初传中国时,“初,帝(后汉明帝)梦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有西方神,其名曰佛,其形长大。而问其道术,至中国、图其像。”

285.观无量寿经
一卷,畺良耶舍译,大正藏十二卷。略称《观经》,净土三部经之一,以弥陀为中心,解说观察眷属庄严即极乐的依正二报(净土与阿弥陀佛)的经。中国净土教家中昙鸾根据菩提流支的劝戒,授本经,归入净土门,《往生论注》中表明了他的理解。净影寺慧远著关于本经的最古的注释书《观无量寿经义疏》,道绰著本经的纲要书《安乐集》,善导针对本经、著详细且大部头的注释书《观经四帖疏》。此外,由迦才、智顗、知礼等所著的注释书很多。

286.观无量寿经义疏
三卷,元照述,大正藏三十七卷,别名《观经元照疏》。经宋代三百余年,净土教非常兴隆,尤其是此信仰在民众间深入浸透。净土教多依附于天台、禅等诸宗而实行,其教旨也形成了台净融合、禅净双修的思潮。有关净土教,律宗的灵芝元照与《阿弥陀经义疏》等同时著本书。

287.观无量寿经疏
四卷,善导述,大正藏三十七卷。别名《观无量寿佛经疏》、《观经疏》、《四帖疏》等。为注释《观无量寿经》的书。由玄义、序分、定善、散善四卷组成,叙述净土的教相教义。阐明从来的诸师不能领会、理解的教义,所谓楷定古今、发挥净土之精髓。在中国,唐代所存诸书中未见其名,至宋代,似乎也仅有玄义一卷。在日本,于平安朝中期被诸书所引用,有惠心的《往生要集》、永观的《往生十因》等。源空将此书作为日本净土教最重要的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