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为《四库全书》编子目──也谈丛书子目的编目

    看到书林清话的“编目部,你们在干什么?!”,特有感慨。对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不能一概而论,但其表述方式,让人又一次感受到图书馆不同部门与专业之间隔膜之深。或者说虽然同在图书馆工作,却往往只觉得自己工作辛苦,而缺乏体谅其他部门同事之心。象美国国会图书馆那样,在"书目控制未来报告"出来后,其他专业馆员为编目员打抱不平的事情,在我们这儿大概是难以想象的。

    书林清话提出的为丛书编子目的问题,确实应当引起图书馆的重视。
    整套编目的丛书,不止大型丛书,都应当编子目。图书馆以往确有不重视为丛书编子目的现象,甚至有一些丛书,其实是编了子目的,但读者查不到。究其原因,是编目员常不免埋头于编目事务,不大注意读者查询、系统设置这类问题,编制好的子目没有提供题名的检索点。以前本馆的《民国丛书》就是这样的状态。

    可惜为每一套丛书编子目只是理想状况。在人力不够的情况下,对于已经编有目录或索引的大型丛书,整套著录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书林清话愤愤于图书馆没有为《四库全书》这样的书做子目,想当然地认为编目员是因为“没有数据套录,不好编”。虽然各馆情况不同,但书林清话所言肯定不是真正的原因。
    整套编目的《四库全书》记录不难套到,套录不到的应该是逐种编目的。经查《四库全书》收录文献3503种,可能占图书馆年收藏文献种数的1/N。对大多数图书馆而言,此处的N为个位数,也就是通常一个或数个月的编目工作量。如果要为《四库全书》中每种逐本编目而使其他文献编目积压,馆长肯定要向编目部问责的。
    如果纯做子目,只要在整套记录下提供各个题名检索点即可。但3503个题名,并非现有MARC记录或者图书馆集成系统所能允许的,因此至少需要分拆成XX条记录,并加上子目的检索点。做子目工作量与单种编相比自然要小一些,但对于特定的编目员,或许意味着自己的工作量指标会因此而难以完成──这种话或许摆不上台面,但其实是很现实的问题。编目员大概是图书馆唯一的计件工,不能只要求他们无私奉献。
    因此,就目前而言,大型丛书编子目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是要速度还是要质量的问题。因而或许根本不是编目部的问题,而是馆长的问题。

    其实做子目的必要性在于让读者了解图书馆有某种文献,而不是查询某文献收录在某大型丛书的某一卷册中。如果确知某丛书收录某种文献,只要到图书馆查其目录或索引就可以确定了──反正使用纸本图书本来就是要到图书馆来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看《四库全书》的谦谦君子没有造反。
    更何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大大地有名,以至在网上就可以查到(百度国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参见:纳兰的BLOG:也谈《四库全书》的编目(update 200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