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旧忆之图书馆篇·大阪市立大学学术情报综合中心

    在日本的图书馆中,除了国际交流中心关西国际中心的图书馆,去得最多的是大阪市立大学学术情报综合中心。因为中心安排我和李在那里实习,从11月中旬到2月中旬,总共实习了六次。二月份起,班里所有人一起到其他同学实习的图书馆参观,先后去了大阪府立中央图书馆、大阪府立大学图书馆、桃山学院大学图书馆,市立大学图书馆被安排在最后参观,大概因为这是公认最先进的一所吧。

    市大的学术情报综合中心是与学校计算中心合一的图书馆。馆舍地下4层、地上10层,与市立中央图书馆同样建成于1996年,更为豪华。第一次是参观,其后几次在各部门实习:“受入系”及“整理”部门(采编),“运用系”(流通阅览),参考咨询(reference),“杂志系”。
    他们特别骄傲的是有一批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自动导航车),用来运书——不是有导轨、在天上行走的小箱子,而是在地上行走的小车,驮上整个书车,设定好目地的后,甚至会自动上下电梯。馆里到处都是电子门锁,根据门卡识别身份,决定能否进入。有8位教员进行情报处理教育,讲授图情、网络、数据库等四门课程。数百台可利用终端,对学生开放的地方座无虚席;有专供研究者用的电脑室;有一个阅览室提供网络接入,可自带PC。贵重书库用桧木贴壁,可惜真正贵重的书并不多。一些需要保护的酸性纸图书,用中性纸包裹保存,同时已制成缩微胶片。图书馆对市民开放,但收取制卡费。

    距离产生美感,对市大馆也是这样。去得多了,就能感受到不那么美好的地方。
    以往去图书馆,都是中心事先联系,老师带队现场与图书馆方面打交道,带进门去由人领着参观。而市大馆从一开始就是我们自己去的,第一次去前也是自己与馆方约定的时间,进馆以后也常自己到处看,还曾接受过一次服务,所以看到的是更真实的图书馆情况。
    市大馆须凭证进门,我们无证,见到的是同一个接待者(受付),每次进门与之打交道都不顺利,并且进入方式回回不同。第一次是按约打电话由馆里来人领进门的,倒数第二次竟然非得要填表申请“一日利用”才肯放行。而这一日利用的申请,按前一次参考馆员的说法,只有在当地居民或在当地工作的人才行的,我们不属此列。不知道该馆的入馆规定到底是什么,每次看到那受付脸无表情、公事公办的样子,恨得牙痒痒的!
    那天正是农历正月初一,本来就对过年还要工作心情不爽。结果不但进门不顺,还中彩──都说日本人办事认真,可期刊部门竟然完全忘记了我们要去实习的事,没做任何准备,也不像其他部门那样提供一些资料。谈不多久,没了解多少信息,他又接到通知说要开会,提早结束了。

    最后一次实习结束,原说好有个茶话会,为此我俩事先买了些和果子。结果是请我们吃饭,在学校附近学生们用餐的和式小店里,一个多小时基本上在讲话──如果不讲话的话,也没得吃,十来个人只十来道菜。吃的东西不多,但话是很撩人的,又一次感受到日本人在饭局和party上的随意和热情,与工作场所判若两人。在那一瞬还真是深受感动,弄得自己最后都不由自主地说了些原来根本不愿讲的客套话。
    清醒下来其实很清楚,日本人在party上的甜言蜜语,当不得真。比如今天安排他给我们做介绍,他或许很客气、很热情,过后期待他有同样的热情,那多半是奢望;如果把他的话当了真,那只有自讨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