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A的“数字对象元数据工作组”

    为应对日益增加的数字出版物的编目工作,国际图联编目组在2005年成立了“数字文本文献书目标准工作组”(Working Group on a Bibliographic Standard for Digital Text Documents),2006年该工作组改名“数字文本文献书目建议工作组”(Working Group on Bibliographic Recommendations for Digital Text Documents),2007年再次改为“数字对象元数据工作组”(Working Group on Metadata for Digital Objects)。工作组计划在2008年IFLA加拿大魁北克年会前提交最终报告,作为编目指导委员会在年会上的一项活动。
    名称的不断更改,体现着工作组应对形势变化而对工作目标的改变:1、从文本型数字对象扩大到任意数字对象;2,从狭义的书目扩大到广义的元数据(也从图书馆扩大到了更广阔的领域);3、从强势的标准转为较温和的建议、指南。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工作组主要任务(Charge)
    为需要创建、共享与管理元数据者推荐一份指南,包括元素、工具、格式、协议。
基于以下原则开展工作:该指南是高层次的指南,意即[方括号后为本人理解]:
* 应当作为语义映射的轴心(a pivot for semantic mapping),也即作为一部数据元素词典,不同的社区可以映射他们自己的书目数据集
* 应当作为关于如何在文本文件中处理书目数据的指南[应当是纯文本数据]
* 不应当预设任何特定的标记系统[MARC也罢、XML也罢],但
* 应当作为一个针对可能采用的不同标记系统的模型,并且
* 应当适用于最通用的文本编辑程序
* 应当定义一个属性集,包括如语言、字体、大写规则等(language, script, capitalisation practice)[?],以方便进一步处理

    小组已经召开了三次会议,但没有关于这份指南的更详细信息,可能要到2008年3月第四次会议以后,才能看到草案。

    目前小组成员均来自欧洲:丹麦(主席)、法国、瑞典、荷兰、挪威。2006年时还有一位代表IT组的中国人(张智雄),据称由于未提出任何建议而不再作为成员。

参见:
IFLA. Cataloguing Section. Working Group on Metadata for Digital Objects

第一次会议:2006/8/23,韩国首尔第72届IFLA年会期间(会议报告
第二次会议:2007/2,丹麦哥本哈根(?)
第三次会议:2007/8,南非德班第73届IFLA年会期间(会议报告
第四次会议:2008/3/17-19,法国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