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第100万张数字化图片上网

    网上由图书馆主持的数字化图片库很多。前两天刚说到英国利兹图书馆的照片档案,又顺便回顾了一下纽约公共图书馆数字画廊的惊人发展,Leon留言还提到美国Ann Arbor图书馆的pictureAnnArbor!,这是由社区居民自已上传图片建立的。
    昨天又看到消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印品与照片部(Prints & Photographs Division)正庆祝他们第一百万张数字化图片上网。这些照片通过印品与照片联机目录(Prints and Photographs Online Catalog,PPOC)检索。

    PPOC包括自1984年以来编目的静态图像资料,目前占该部馆藏的65%,也包括该馆其它部门的一些图片,内容上大量是历史图片。部分书目记录附有数字图片。
    PPOC部分与联机目录重叠(但联机目录无图片显示),还有很大一部分包括在“美国记忆”中。出于版权保护考虑,馆外使用时,某些图片只显示gif格式小图片;而馆内使用则可以访问较大的jpeg和tiff格式图片。
    PPOC检索方式有以下几种:

1、按责任者、题名、主题等途径检索
2、按所列的58个专题检索:
    各专题下列有数字化完成情况(全部、大部分、部分),以及jpeg和tiff格式图片能否在馆外显示
3、按图片资料叙词表浏览
    58个专题中的第53个,是Thesaurus for Graphic Materials (TGM),从这个入口,可以按有参照系统的叙词检索或浏览。

    前二种检索的缺省显示状态是简单记录(文字列表),点击“预览图像”按钮后,再以图像列表方式显示。
    从检索结果看,似乎没有图像的记录还不少。图片已达一百万张,可见书目记录数量也相当大(部分为多图片记录)。

    除了在线的图片,印品与照片部还有一个内容丰富的“编目与数字化工具箱”(Cataloging & Digitizing Toolbox。如果正在或准备开始图片的数字化工作,这里的资料与工作经验绝对是不容错过的

  • Cataloging Tools Produced by the Prints and Photographs Division(编目工具)
  • “How to” Tip Sheets(图片资料处理技巧)
  • Resource Lists(资源一览表)
  • Articles and Presentations(文章与演示)

    美国国会图书馆首页列有五大数字化项目――联机目录、美国记忆、特藏展示、全球网关、托马斯法律信息,其中并没有印品与照片联机目录。另外编目常用的还有规范库,还真不知道LC网站中藏有多少数字化项目。

 

Leodis(利兹照片档案)与Web2.0

    Leodis――(英国)利兹照片档案,现有近45000张图片,时间跨度由1690年代到现在。

    Leodis是在线的当地历史图片集,无论在图片数量还是在检索、浏览功能上,都无法与纽约公共图书馆数字画廊相比。之所以对Leodis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发现这个也是由图书馆建立并维护的“数字图书馆”很有些web2.0用户参与的特征:

  • 可以对照片发表评论,提供相关信息(Contribute your own information)
  • 可以上传自己的图片(Your Leodis Album)

    另外二点也是值得图书馆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时参考的:

一、在建立Leodis前,先做调查,确认有需求后再动手:
    利兹研究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与该市有关的照片。为探测对照片的需求,市议会互联网小组先把一些照片放在利兹市议会网站上,发现公众对此有很大兴趣,于是在一彩票基金资助下,花两年时间,于2003年建立起Leodis网站。照片来自利兹研究图书馆及各分馆,以及当地其它一些机构。Leodis由利兹图书馆与信息服务部管理,仍在继续增加图片。

二、资源是生存的根本,也是可以获利的途径(用Tim O&aposReilly的话说,“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
    由于数字化的是公众有兴趣的资源,所以Leodis打印出售这些网上的照片(NYPL也出售照片)。
    在出售时,Leodis非常注意版权问题,既维护其他照片提供者的版权,也维护自己作为照片所有者的版权。某些照片因提供方原因不出售;标示的价格只供个人使用,如要出版,需增加授权费用。

    是从Information Takes Over的“Library 2.0 – idea #4”得知Leodis的。他没有提到Leodis的web2.0特征,他的设想是用Google地图标注这些在特定地点拍的照片…。想“图书馆2.0”,好象有点走火入魔了?

另参见:
纽约公共图书馆数字画廊(今天访问,发现NYPL Digital Gallery的图片已由3月初的27万5千上升至41万5千了)。

 

也谈我们的分类主题词表

    中图学会数图专委会副主任Keven昨天“吃了豹子胆”,“炮轰”分类标引专委会专家们的成果。我因为没有吃国家保护动物的胆,所以只敢打个擦边球,推荐一个少花钱、多使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方法。我没注意是不是有版权声明,其实我还想把HTML版放在图书馆网站上,在校园网内部使用,不侵犯版权吧?

    现在有Keven冲在前面,小民也斗胆谈点想法:

1、看到这个电子版软件,首先的感觉就是失望。折腾许久,就弄出来这样一个东西,单机版,更奢谈与OPAC关联。时至今日,还采用如此封闭的设计思想,无语。

2、IFLA有各种专门的邮件组,可以对标准评头品足;正式国际标准出台前,会公示征求意见(worldwide review)。我们的标准,包括分类法、主题词表,都是专家们闭关修炼,在大白于天下前,有些什么绝招根本无从知晓。
    平民百姓原来想谈点想法都没地方,现在有几个BBS可以说了,但那也是网民游戏,说了白说,没人理会的。看到LC的大专家Barbara在几个邮件表中主动对同行问题予以解释,真是只有羡慕的份。

3、开放分类法、主题词表,真是想都不敢想。那么开放的美国人都没有做到的事,中国人更不知何时能做到。

4、最初《汉语主题词表》还是著名的重大项目748工程的一部分,现在不知除了图书馆,还有谁在用?可视为汉表修订版的分类主题词表,在主题规范的路上也不知道走向了何方。

    虽然还有话说,但也不敢言无不尽。就此打住,等着看Keven的大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