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局的收费制度

     a把新加坡图书馆的服务指南全都搬到了自己的博客上。贴完后,在自己博客上一言不发,却跑到超平的“省馆现象和市馆现象”下留言,“雨僧先生言之有理. 我昨天贴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服务指南,目的是提供另一种视角.”(雨僧之前的留言:“我一直想从经济学的角度证明免费对于实现“公共图书馆宣言”的理想不是最佳选择。我们应该尽力一种适度收费的制度,来建立一种真正公平的机制。”) 

    怎么看都不明白两位话中的深义,只是引起了我对新加坡图书馆收费制度的兴趣。把那篇“Your Library Guide”中所有涉及收费的内容都看了一遍,整理如下:

 

办证

新加坡人

永久居民

新加坡人/永久居民

外国人

 

≥15岁

7-14岁

<7岁

 
注册证件 粉色身份证/护照/身份证明书 绿色身份证 学校智能卡+父母身份证 父母身份证 护照+雇佣证明/工作许可/学生证明/家眷证明/特殊访客证明(除学生外,距有效期满3个月)
注册费 $10.50 $10.50
基本成员年费 $10.50
外借数:4件图书/杂志;借期:21天
特级成员年费 $21.00
外借数:4件图书/杂志+4件图书/杂志/音像/乐谱;借期:音像7天,其余21天
*成员卡费


$5.00 $1.00
遗失补办$5.00 遗失补办$1.00 遗失补办同新加坡人
可用身份证/学校智能卡代替成员卡  

 

续借(只限一次21天) 每件$0.50(只限图书/杂志)
预约 每件$1.55(图书/杂志/音像)
逾期罚金 每件$0.15/天(图书/杂志/随书CD-ROM)
每件$0.50/天(音像)
丢失/损坏收费 丢失/损坏件成本
管理费每件$7.15
录像带/CD-ROM外包装每件$1.05
停借 欠费合计达$6.00

 

  自助黑白复印 自助彩色复印 复印服务 多媒体站
A4 $0.05 $1.50 $0.70 打印$0.30
A3 $0.10 $3.00 $1.00  
        $0.03/分钟

    新加坡国民利用图书馆基本服务不要钱,本在意料之中。但可以直接将身份证、学校智能卡经免费注册,代替图书馆卡使用,真是大大地出乎意料。
    续借、预约收费,也是首次见到,想想好象很有道理?还有复印,自助与人工服务费用差距如此之大,值得借鉴。
    特别有意思的是外国人的成员卡免费。那意思似乎是既付了注册费、又付了年费,再收卡费就不太厚道了?或者说,新加坡人或永久居民可以选择不另办卡,但外国人因没有新加坡身份证而无从选择,所以卡费就免收了?

    哪个有心人把世界各国图书馆收费情况来个大汇总?这只能是个幻想。因为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馆的收费制度恐怕也各不相同。国家图书馆局(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定下规矩,所有公共图书馆统一执行,世界上大概也只有新加坡那样的城市国家才能做到。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关网摘

图林Blog

奇正童话: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五月 29, 2006 @ 7:00 pm)

理性的来看,我个人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以及国际利益格局中,图书馆同仁所做的努力有些不太现实,但国内外的图书馆界无不在做着这样的努力,这种精神是令人钦佩的。并且我个人认为,由于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发展,原有的版权法律框架是一定会打破的。我们每个行业每个人每个呼吁与行动都是在为这一天的到来添砖加瓦。

超平的博客: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忽悠了谁?2006年05月31日 星期三 00:13)

《条例》终于出台了,7月1日就要正式实施了,出版业发动的“四、六条”歼灭战大获全胜了,图林惨败,不,是那些被称为公民、劳动人民或者草根的惨败了。

再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年06月1日 星期四 00:27)

据国新教授讲,此次立法在程序上是民主、公正和透明的,国家版权局将《草案》报给国务院法制办后,法制办召开了不计其数的会,反反复复征求各方意见,每开一次会,各方都吵得不可开交,所以,最后的结果,应该说是“平衡”的结果。
我虽然不了解那些细节,但我毫不怀疑国新老师、肖燕老师等是经过了怎样的努力和争取的。如果我认为这个结果是失败的,那也是“调和”下的失败,而不是努力不到位、不对头的失败,我仍然看到的是立法机构对强势利益集团的照顾。

回顾:媒体忽悠我成了叛徒(2005年11月23日 星期三 23:58)

昨天接李国新教授的电话,告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已经公示,媒体反响异常强烈,主要是针对4、6条。


竹帛斋博客:一瓢冷水――狂燥的数字图书馆醒过来了吗?(2006-05-31 22:23:43)

欧美发达国家的图书馆搞数字图书馆试验或者项目什么的,大多是从没有版权问题的,尤其是亟待抢救,或者不便广泛使用的古籍文献开始的,并且以免费利用为目标,所以,它们搞得有声有色,成绩彪然。

就中国的数字图书馆现状而言,斋主有个不恰当的比喻:数字图书馆是“孙悟空”神通广大,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权利人是“唐僧”,看似温文尔雅,一无所能。知识产权则是“紧箍咒”,不念时可有可无,而金箍更是美丽的头饰。你数字图书馆再NB,唐僧只要一念紧箍咒,你就会痛得满地打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三位博主对现有版权制度的态度,正好对应三种类型:尊崇、质疑、抛弃。不知道这是不是版权保护强化到极致后,未来的走向?

    Keven曾推荐《纽约时报杂志》上的“Scan This Book!”(中译文)。我看时印象最深有二个,一是文中对寰宇图书馆(Universal Library)的描述:“每一本书中的每一个词都被互相耦合、串接、引用、摘 录、排序、分析、注释、混合、重组,并且被融汇到比已往更深的文化中”;另一个就是美国版权法对版权保护期限的增加。
    “最初,美国国会在1976年通过了一个新的版权法…在一再的游说之下,国会把版权的保护期限从14年增加到了28年、42年,最后变成了56年…当国会1998年通过了把版权年限再增加70年的法案后,专利的年限已经超过了任何作者可能的寿命――无论如何这已经背离了版权原来鼓励创作的出发点――显然,这是主要是为了保护现在正受到威胁的商业模式。同时由于国会决定把所有现存的版权年限都再增加20年,所有东西――所有已经存在的知识成果――在2019年之前都不会再回归公共领域,而所有当下创作的作品将要到下个世纪才会回到公众手中。”――所有这些变化竟然都不过是最近30年间发生的!

    所以,我对图书馆界参与此次游说的人们表示敬意!

Update:

一思不狗:当2.0的图书馆遭遇1.0的条例

公共馆只有“馆舍”,高校馆除了馆舍,还有“校园”。如果限定只能在“本馆馆舍”提供数字化服务,校园网的意义会失去大半。……虽然现在还没有成熟成型的Library 2.0图书馆,但在Web 2.0创新、发现、分享、自由的氛围中出台这么一个条例,刚刚兴奋起步的Library 2.0也许会因困惑而呆立半晌。

 

 

附:官方信息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2006年05月29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68号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已经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六年五月十八日

关于图书馆:

第七条 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应当是已经损毁或者濒临损毁、丢失或者失窃,或者其存储格式已经过时,并且在市场上无法购买或者只能以明显高于标定的价格购买的作品。

关于教学科研:

第六条 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属于下列情形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三)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

第八条 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已经发表作品的片断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制作课件,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十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其作品的,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四)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人获得著作权人的作品,并防止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服务对象的复制行为对著作权人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

对照:《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2005-10-12)

第四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根据情况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五)公共图书馆通过本馆的网络阅览系统供馆内读者阅览本馆收藏的已经发表的作品,但该阅览系统不得提供复制功能,并且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提供网络阅览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进一步传播;

第六条 除著作权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公共图书馆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可以不经其许可,通过本馆的网络阅览系统供馆外注册读者阅览本馆收藏的已经出版的图书,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按照规定支付报酬,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提供网络阅览的图书已经合法出版3年以上;
(二)阅览系统不提供复制功能;
(三)阅览系统能够准确记录作品的阅览次数,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提供网络阅览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进一步传播。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有关问题答中国政府网记者问

还有人提出,应当规定图书馆通过信息网络向馆外读者提供作品的法定许可,即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伴随《条例》制定的全过程。如果一部作品一经出版,图书馆就可以马上通过信息网络向馆外读者提供,无疑会打击出版社出版新书的积极性;曾考虑在新书出版一定年限后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向馆外读者提供,但这样对出版社出版畅销书不利;又考虑规定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向馆外读者提供脱销作品,但实践中证明图书脱销比取得权利人许可还困难。同时考虑到现在出版界已经开始实行类似“复本数”的当事人约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事项的实践,而且对没有著作权的作品使用不受限制,图书馆需要法定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馆外读者提供作品所涉及的作品有限;《条例》已规定了图书馆通过信息网络向馆舍内读者提供作品可以不经权利人许可也不向其支付报酬,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众通过图书馆获取作品的问题;而且有关方面对图书馆法定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馆外读者提供作品争议太大,《条例》对此也未作规定。

 

面向儿童的图书馆服务

    儿童是图书馆的重要用户,也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需求保证。学校图书馆的teacher-librarians专门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方法,公共图书馆也积极地为儿童提供服务。

(一)到馆服务

    记得某回看到日本的一本图书馆工具书(不记得是《图书馆年鉴》还是什么),卷首的图版既不是皇太子偕妃视察图书馆,也不是首相或文部大臣为新馆题词,竟然是一帮儿童在图书馆开怀嬉笑的场面,吃惊、震惊之余,无语。
    多年前参观大阪市立中央图书馆,进入儿童图画听讲室,屋顶繁星点点,充满了梦幻色彩。儿童阅览区孩子们席地而坐阅读(日本人习惯如此),大人们则可以在边上的儿童读物研究资料区,看儿童教育书籍的同时,透过玻璃间隔远远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又不至于打扰孩子自由阅读。最周到的是设有幼童卫生间,卫生洁具小巧玲珑,色彩柔和、精致可爱。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各位都是首次听说有小人国版的陶瓷洁具,蜂拥向卫生间,情景想来十分可笑。现在小洗手池在肯德基这类儿童出没的场所已很常见了,但小抽水马桶在公共场所还属鲜见。前些日子同事从日本回来,与大家谈见闻,仍和我一样对此印象深刻。

(二)外借服务

    无论是书店买书还是图书馆借书,为不同年龄层次孩子挑选适当的读物,要花费不少时间。前几个月看到对岸台中市文化局首创“借书得来速”新服务,针对学龄前、低年级、中年级等不同学龄层儿童,筛选文学、自然科学、人文地理等适当的中英文读物,以五本童书为一个单位,装在图书馆专用提袋中。赶时间或无从选书的父母,只要到图书馆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的“书袋”出借即可,大大方便了家长。真是很不错的创意。(Via: 館員工作學習交流Blog有趣的兒童網宛如圖書館館藏”


(三)作业服务

    海雨(skywind)曾在一网饶有兴味地描述他在美国社区图书馆,领着一帮小孩子做作业的情景,生动而有趣(“社区图书馆服务故事”):

那时,下午孩子放学后,我的身后总是跟着一串大大小小的孩子,排着队等着找资料,问功课。图书馆新馆员培训时有规矩,“领读者找资料时,自己不能走得太快”。那是办公室老爷和总馆那帮闲的发慌的图书馆员们想出来的。我那时忙得走路一阵风,那小一点的孩子就得小跑着跟着,就怕跟丢了,让别人抢了先。有一次,有朋友到图书馆来找我,看到那情景,笑得肚子疼。说是象是有一群小鸭子跟着我。

    著名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在2005年底开通了一个中小学生作业网站homeworkNYC.org,主要的三项服务各有侧重:

  • 询问馆员(Ask-a-Librarian),电话、电邮、网聊,了解一些事实与数据
  • 与老师打电话(Dial-a-Teacher),再听听上课没明白的概念,每天下午4点到7点,可以在12种语言中选择(真正的国际性都市)
  • 问作业(Live Homework Help),作业无从下手,选这个联机咨询最好,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11点。(《纽约客》:学习伙伴(STUDY BUDDY)(via LISNews: Homework Help from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Live Homework Help其实是tutor.com设立的一项服务,网络实时聊天并可辅以共享“白板”,手把手帮助孩子们解决作业难题。Google一下”Live Homework Help“,就会发现有很多图书馆提供了此项服务。看来曾经有过争议的馆员是否应该帮学生完成回家作业的问题,在美国早已不成为问题了。

    如果我们的图书馆也和“网校”或其它家教机构合作,免费提供服务,使得请不起家教的孩子也能有地方询问作业,是不是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呢?或者因此会冲击庞大的家教市场,使大量的家教机构关门,很多人丢掉饭碗,反而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四)博客服务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以博客发布信息,与用户交流。博客成为图书馆营销的一种绝好手段,自然不会忽视向儿童用户的营销,圣迭戈县图书馆就收集了一些专门面向儿童的图书馆Blog(via Tame The Web: Libraries and Technology: Branch Blogs & Teen Blogs!)。

(五)外一篇:儿童网

    去年儿童节曾推荐过“国际儿童数字图书馆”(http://www.icdlbooks.org/),前些日子去看看,增加了一个新网址(http://www.childrenslibrary.org/),多了一些时尚元素,如注册、贡献图书、志愿者(如翻译)等,似乎内容进展不大?粗粗搜索,还是没看到中文书。另外,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少儿信息港中,馆藏精品之“连环画库”(http://web.sst.org.cn/e-reading/),好象也是老样子?
    这两个网站上都是绘本,如果去年孩子没去过这两个网站,今年可以去看看。

    台湾师范大学图资所吴美美教授在《书香远传》031期上的详细介绍了几个面向儿童的网站(Via: 馆员工作与学习交流Blog“有趣的儿童网 宛如图书馆馆藏”):

Fact Monster儿童百科全书网站 http://www.factmonster.com/index.html
芝麻街线上教学网站 http://pbskids.org/sesame/
海洋生物博物馆儿童网站 http://kids.nmmba.gov.tw/
故宫教育学习区─儿童园地 http://www.npm.gov.tw/game/home.htm
老祖宗的智慧─中华科技发明 http://203.71.9.5/chinascience/start.html

    还列出了其他一些适合儿童的学习网站:

台湾的:
大汗的世纪(蒙元时代的书画艺术)http://www.npm.gov.tw/dm2001/khan
故宫e学园(青铜与陶磁工艺)http://elearning.npm.gov.tw/
科学小芽子(科学)http://www.bud.org.tw/
飞鼠部落(原住民科学教育)http://www.yabit.org.tw/
唐诗三百首(诗词)http://cls.admin.yzu.edu.tw/300/
国小音乐科室学习加油站(音乐) http://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2003/default.htm
植物博览(植物) http://www.nmns.edu.tw/botany/home.php
虫虫总动员(生物)  http://www.jes.mlc.edu.tw/horngg/bugweb/index_2.htm 

国外的:
ExploreLearning(数学与科学)(http://www.explorelearning.com/index.cfm?method=cResource.dspResourceCatalog)
Interactive Graphics of the Olympics (http://www.abc.net.au/olympics/2004/interactive/ancient_olympia.htm)
Intro Japanese Language(日文学习)(http://oleopen.tp.edu.sg/japanese/introJap/JapLanguage.htm)
Kidport(综合类)(http://www.kidport.com/Contents.htm)
Mousing around(电脑使用技能)(http://www.pbclibrary.org/mousing/)
Phonetics(语音学)(http://www.uiowa.edu/~acadtech/phonetics/)
Sessions.edu Color Calculator(图形与色彩学)(http://www.sessions.edu/ilu/#)
TumbleBooks(美语故事书)(http://www.tumblebooks.com/library/asp/home_tumblebooks.asp)

    这么多网站,儿童节一天肯定是逛不完的。待将要到来的长长的暑假,慢慢看、听、玩、学吧。台湾人士为了要看大陆出版图书,学简体字;大陆儿童为要要看台湾儿童学习网站,肯定得学繁体字啦――总比看洋文亲切些吧?好在有丰富的图片、动画,有的还有国语配音,语言障碍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