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看古籍做笔记的故事

最近在看学堂在线的MOOC《出土文物的新发现》,2019年清华大学暑假的系列讲座(17讲)。视频B站上也有(【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的新发现 2019秋),但没有每讲后面的作业——作业全部为选择题,没有难度,更像本讲内容概要,值得做一做,或者用于快速回顾本讲内容。

17位主讲人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有考古实际工作者、也有文物部门的官员,讲课风格差异极大。每讲时长约3小时,由于时间长,因而有时会有一些八卦故事调节气氛。安徽大学徐在国教授的第12讲“战国文字新材料”(PPT标题《谈新出土的古陶文资料》),就有一个与图书馆有关的故事,摘录如下:

第12讲 战国文字新材料 / (视频12.4,0’30”-1’55″)

孙文楷《木盫古陶文字》(稿本)藏于山东省图书馆。我硕士毕业后曾去该图书馆,看了一上午该书,作了不少笔记。古籍部的人说:你的笔记做得太全了,等于把书复印了,你要交钱。问交多少钱?1页50块钱。我当时工资一个月二百多吧。我说:这个书在山东,我不看也没有其他人来看了。你要钱我肯定是没钱的,我做的笔记本不要了,给你得了。后来他们也不好意思了,没跟我要钱,就让我走了,笔记本也还我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

查百度百科,徐在国教授硕士毕业于1992年。这是1990年代图书馆古籍部的故事。记得21世纪前十年,还曾有过几起引起轩然大波的看古籍事件,其中2005年的“苏图事件”也涉及不允许全抄。不知道国内现在是什么情况?

作为对比,境外图书馆则为馆藏被读者所用而自豪,常常扫描古籍等在网上免费开放,更愿意免费向出版社提供古籍底本用于出版(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很得益于此)。只能说是评价机制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