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126. 1521-153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521.摩诃止观
二十卷。智顗说,灌顶记。大正藏四十六卷。开皇十四年(594年)在荆州玉泉寺讲说的天台观门之极致[顶点]。智顗晚年的讲述,是其著作中最成熟的、体系化的论书,在其证据中贯穿着智顗独特的宗教体验与宗教实践。本书的组织是,灌顶的序分与智顗的正说分,序分中举说教的人、时、处等(通序),接着表明观门的付法祖承(别序);正说分分为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十章,又将大意之观门始终简略为五段,合并成五略十广,但后而三大章未说。

1522.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
十卷。湛然述。续藏二·四。亦称《摩诃止观弘决搜要记》等。为了要广泛涉及《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对其进行注释,为查找其要点方便而作本书。内容主要是留下重要不可缺的部分,削除其它部分,方便修行止观者使用,订正现行辅行的误字,明确不明之点。但是,对其内容中与辅行不同之处(“十如是三转读文”被认为是慧思的,“玄义”被认为是智顗的)等,到底是后人所加,还是湛然所述,不得不令人怀疑。然而根据著者的序,为晚年隐栖佛陇时所作,是圆寂前三、四年的述作。

1523.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四十卷。湛然述。大正藏四十六卷。亦略称《止观辅行》。对智顗讲述、灌顶记的《摩诃止观》一部十卷的注释书。著者在卷首举出十条著作缘由,不留祖说[原说],只述所记情况,其结果是祖说[原说]与湛然浑然一体,不加明确,但实际上提出了许多祖说[原说]中没有的问题。主要是对其它派别特别是华严、法相、禅进行驳论(初住即极论、法华渐顿华严顿顿说、性恶论等),使灌顶以后动辄[逐渐]衰微的天台教学兴隆起来,纲罗了很多重要的教义。

1524.摩诃僧祗律
四十卷。大正藏二十二卷。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起经过二年,由佛陀跋陀罗(觉贤)与法显共译。作为依照大从部的律,其组织与上座部系的诸律不同,但内容要点是一致的。译出的是法显入竺传来的本。另外,留存有佛陀跋陀罗所译《摩诃僧祗戒本》一卷,法显、佛陀跋陀罗所译《摩诃僧祗比丘尼戒本》一卷。由于内容详尽但组织杂乱,后世几乎未作研究。

1525.末法思想
指佛教史观,认为释尊灭后,随着时代的流逝,逐渐地到了只有教、不实施的末法时代,末法一结束,就到了连教也听不到的法灭时期。将时代区分为正、像、末,正法是教、行、证三者完备的时代;接着的像法时代,虽得不到证,但有教与行,与正法相似(像);接着就是末法时代。有关各时代的长短有不同说法,即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五百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共四说,一般认为末法在正、像后一万年,也有说法是不限定时间。[末法思想]在《大乘同性经》与《杂阿含经》等中得到说明,渐渐地末法受到强调,出发点是促使受生于末法时期的教徒进行反省与奋起,思考对应的方法。在中国,北齐时起末法思想兴盛,南岳慧思(515-577年)在“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中,记有他本人生于末法八十二年,立誓书写《金字般若经》等以传播弥勒之世。而隋代的信行(540-594年)以正法为第一阶、像法为第二阶、末法为第三阶,认为在末法之时应修普法(全佛教),倡导三阶教。唐代的道绰(562-645年)、善导(613-681年)等也认为当时已经进入末法之世,净土教为时教相应之教,解说应从事忏悔、念佛。日本从平安时代中期起,末法思想加强,慧心僧都源信(942-1017年)著《往生要集》、法然上人源空著《选择本愿念佛集》,鼓吹净土教。日莲(1222-1282年)认为最澄等的法华观为像法之法,强调并提倡在末法时,用法华本门的五字紧要妙法可得到解脱。据传为最澄所作的《末法灯明记》是平安末期的伪作,但荣西、源空、亲鸾、日莲等鎌仓新佛教的祖师加以采用,是推进日本末法思想的力作。

1526.万岁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九仙山。有瑯瑘王王审知于后唐天祐元年(904年)创建的七层塔,根据《法华经》称为报恩定光塔。后梁开平初年,上奏称为万岁塔寺,宋代熙宁八年(1075年)建立千秋堂,乾道九年(1173年)改为华峰堂。王审知投巨资装饰伽蓝,入藏五千余卷大藏经。他通过这一建设,把佛教当作实施文教政策的基轴,每天开设盛大的斋会,雪峰义存、玄沙师备、安国弘瑫、安国慧球等参加这些法会。

1527.万善同归集
三卷。永明延寿撰。大正藏四十八卷。法眼宗三祖永明延寿(904-975年)提出教禅一致思想,论述万善乃以实相为宗、归于一心,论述顿悟渐修论,所谓心即佛,但由于久为烦恼所覆,所以通过修行万行而达到莹彻[彻悟]。由114条问答组成,体系化为理事无阂、权实双行、二谛并陈、性相融即、体用自在、空有相成、正助兼修、同异一际、修性不二、因果无差。根据《宗镜录》一百卷,[本书]深化了慈愍流的净土教与禅的一致说,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卷首有沈振在熙宁五年(1072年)的序。

1528.曼陀罗
(生卒年不详)Mandra,译作弱声、弘声。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来杨都,与僧伽婆罗一起译出《宝云经》、《法界体性无分别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三部。

1529.密印寺
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西大沩山。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由于裴休的要求,嗣百丈怀海之法的沩山灵祐开创。[沩山灵祐]有弟子仰山慧寂,后世称为沩仰宗,这儿是发祥地。山内有裴公庵、裴公墓、石龙 、仰山居室遗迹、香岩岩、回心桥、盘陀石等名胜,由于灵祐的接化而有许多传说。其中,据说闻爆竹之声而大悟的弟子智闲的香岩岩在禅史中很著名。据说曾有三十多座宋代禅者的墓塔、清康熙年间重修的大伽蓝,可知以往的盛况,但都毁于近代的兵火。

1530.密教
密教是显教的对应语,意指秘密地说、表面上不能猜测之教,其经典采用内含陀罗尼与咒述因素的形态。带有这样的密教倾向的经典,由东晋时帛尸梨蜜多罗(Srimitra)与昙无兰(Dharmaraksa)等翻译,之后仍断断续续地传到中国。到唐代,由玄奘与义净等译出被明确称为密教经典的著作,但也只限于一部分。密教的真正导入是在盛唐的玄宗时代。这一时期,善无畏(Subhakarasimha,637-735后)、金刚智(Vajrabodhi,669-741年)、不空(Amoghavajra,705-774年)这三大密教巨匠先后由印度(或锡兰)来到中国,都深得玄宗皇帝的信任。据认为,善无畏所译《大日经》、不空所译《金刚顶经》分别是属于胎藏界与金刚界的二大密教圣典。一行为善无畏的弟子,也曾协助《大日经》的翻译,根据其师口述,著《大日经疏》;一行还跟金刚智学密教。三巨匠中不空最晚,他根据前二人所传密教文字,成为集大成者,在玄宗亡故后,仍深受肃宗、代宗的信任,还巧于连结(?)当时宫廷的实权人物,统治唐代的佛教界。在他众多的弟子中,特别重要的是惠果(746-805年),在惠果晚年,从日本入唐的空海传得其密教正系,这就是日本的真言宗。密教除了展开泛神论的世界观理论之外,还包含秘教性的礼仪规定,其图像学的严密性对以艺术表现宗教理念作出了划时代贡献。但是,以唐朝的皇权为背景、在短时期内得到急速发展密教,随着唐朝的衰微,最终从中国佛教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