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年文萃》:民国的图书馆员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中对图书馆、图书馆员及图书馆学的期许,和今日相比,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俞爽迷在《图书馆与社会教育》(1936年)中关于图书馆员的论述,将馆员地位抬到的高度,令人不免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不知道王世伟的“馆员第一论”不知是否源于此?

  • 馆员是图书馆的动力
  • 馆员是图书馆的生命
  • 馆员是对象(读者)的导师

    打铁必得自身硬。“馆员既负了图书馆重心的责职,那末,他们自身当具备些什么能力呢?”

  • 学识方面――除应当专精图书馆学外,其他各种学问,势不能不丰富兼备。
  • 品性方面――和蔼的态度、诚恳的动作,谦恭的礼貌、勤朴的精神,都应当全备的。
  • 工作方面――当有缜密的思想,清晰的头脑,周详的方法,处繁的手段,忍耐的毅力,刻苦的手脚,以及不怕难,不畏繁,不避琐细,不生怨尤的处事精神。

    要求如此之高,但从书中其它文章来看,当年的图书馆员在世人眼中的状况,似乎与现在相差不多。一方面,“图书馆没有什么学问”,“只要有几个识字的人照料收发就得”(1923年杨昭??《图书馆学》)。另一方面,图书馆又是安置相关人员之所,“管理事务的人,都是做官的,吃俸禄的,不是官的亲戚,就是官的朋友,不是因材取人,仍是因人取材。所以常有告老回山七八十岁的名士,充管理员。”( 1926年李小缘《藏书楼与公共图书馆》)

    不免瞑想在民国年间大学教育如此稀罕的时代,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去学图书馆学?大概是如师范一般免费的吧。毕业生后来都去图书馆了吗?他们在图书馆干什么?程焕文的《论文华图书馆精神》(2001年)给出他的答案:“20世纪30-40年代,文华图专毕业的学生到图书馆工作的在九成以上。他们都为能在图书馆工作感到骄傲,而且每个在图书馆工作的人都很有成就。”

相关信息:
范并思主编《百年文萃――空谷余音》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中国图书馆学会主编《中国图书馆“百年”系列丛书》)

 

读《百年文萃》:图书馆学的组成

    八十年代初,风行看中外文学名著。当时看了茅盾的《虹》,惊异于二、三十年代人之思想开放,远甚于当代。这几天看《百年文萃》,又有同样的感觉。民国时期的图书馆理念,比之八十年代,不知要高明多少。最感同身受的是,民国时期广泛认同的开架借阅,在当时竟然还是奢望。
    再举对图书馆学学科组成的认识一例。几位作者罗列得洋洋洒洒,光数数就数得我够呛:

  • 1923年杨昭悊的《图书馆学》,从纯正(理论)的到应用的,从抽象的到具体的,从一般的到特殊的,由事实的到法规的,列有三十来个分科。
  • 1925年杜定友的《图书馆学之研究》,依书目学、专门的科目(图书馆内部的处理方法)、行政的科目(图书馆行政和管理方面)、历史的科目、辅助的科目,列出了多达61门学科。
  • 1935年李景新《图书馆学能成一独立的科学吗》,依历史的与系统的、理论的与实际的,以及行政论、经营论、形式论,也列了50余个研究范围。

    特别令我惊讶的是他们都提到了“广告术(法)”。由于在广告术之外,杜定友另有“推广事业”一门学科,所以此“广告术”当非或至少不限我们熟悉的“图书馆宣传”或者新一点的名词“图书馆推广”。似乎图书馆营销是近年来才听说过的新名词,怎地在八十年前就已是图书馆学中的一员?

相关信息:
范并思主编《百年文萃――空谷余音》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中国图书馆学会主编《中国图书馆“百年”系列丛书》)

 

和顺图书馆

    从小在西方文明浸润的大城市长大,虽自诩不带偏见,但有时在小乡镇旅游,见到半个世纪前西方文明留下的痕迹,仍不免因出乎意料而惊叹。这种出乎意料,其实也是一种偏见,是无意中流露的对“小地方”的轻视。而和顺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让我(应该还有很多人)出乎意料的地方。
    第一次见到和顺图书馆的信息是在《梦幻旅游(中国卷)――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该书说和顺乡位于腾冲城西3公里。云南腾冲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地理书上的“腾冲地热”,在中国最偏远的角落。而书中对和顺图书馆的描述,很令我吃惊:

建于1924年,被誉为“文化之津”,是中国乡镇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其中不少是国内珍本、孤本和古籍善本。图书馆的门额上至今悬有胡适、李石曾等人的题匾。

    《梦幻旅游(中国卷)》是一本印刷精美却编制粗糙的书。虽然图片众多,对和顺图书馆却只有文字,没有图片。为了解更多信息,曾上Google查了一下。一年前的时候,网上图片还不似现在这么多

    今天在《百年建筑――天人合一 馆人合一》中,又看到了和顺图书馆。书中只收录了21个图书馆,除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书馆和和顺图书馆,其他均是国家级、省级及著名大学图书馆。加上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的图书馆占了书中七分之一,感觉有点怪怪的――不会是云南特别好玩吧?因为《梦幻旅游(中国卷)》中,云南也占了近七分之一。
    关于和顺图书馆,本书说距腾冲县城五公里,与缅甸接壤,有悠久的侨居海外史,这就是它虽居边陲而不闭塞的原因。书中有该馆八十年的丰富史料,三十余张精美照片,包括胡适所题“和顺图书馆”匾额等名人题字,可称图文并茂。
    网上资料,有说和顺图书馆为1928年建的。就书中看,1924年成立“和顺阅书报社”,为图书馆前身;1928年迁入新址,改组为图书馆,并由本乡举人张砺书“和顺图书馆”大匾。1938年曾有十周年馆庆并建新馆之事,可见当时也认可1928年建馆。

    看过“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明白其中的许多地方这一生是去不了的。腾冲、和顺,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地方。在书中看过,神游一番,不必一一寻访,也可心满意足了。

相关信息:
戴利华、金磊主编《百年建筑――天人合一 馆人合一》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中国图书馆学会主编《中国图书馆“百年”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