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在LibraryThing上可以做的12件事

    LibraryThing刚庆祝了自己的两周岁生日。尽管Tim自己说,在网站刚开张的一周中,他根本未曾想到过“社会化功能”,但LT现在的确是社会化功能相当强的网站。
    Tim认为,社会化软件90%是社会,10%是软件,是You造就了它。Tim的确善于利用“群众的力量”,除了书目信息本身,以及加标签、评论/评级、上传封面/作者图片等常见的用户贡献内容外,他还让用户手工做集中同一作品不同版本的工作(图书馆界谓之FRBR化)。
    在两周年庆的博文Happy birthday to us!中,LT的图书馆员Abby除了告诉我们一些LT的统计数字外,还告诉了我们其他一些在LT上可以做的事,显示了其更多社会化及其他Web 2.0功能:

1. Find out what your friends are reading
通过Connection News,得知朋友近期增加或评级、评论的图书

2. Swap books
LT与10个图书交换网站整合,可以看到交换图书的供求信息

3. Unsuggestions
LT通过计算用户收录图书的相似度,推出“推荐功能”,类似于亚马逊的“买本书者还买的其他书”。当然用户也可以“推荐”。同样通过计算,以及用户提交的“不推荐”,LT还有“不推荐”功能。不知道除了好玩,计算出来的“不推荐”是否还有其他作用?

4. Organizations use LibraryThing
居然还有不少机构在使用LT,难不成把LT当成自己的OPAC?举的例子有:乌干达税务局,休斯顿的天气博物馆,柬埔寨美国传统博物馆与纪念图书馆,圣彼得堡Naboko博物馆,纽约市的卡通艺术博物馆。据称还有教堂、学校、商业机构等。

5. LT Authors
一些图书作者在LT上陈列自己的作品。目前有20位最流行LT作者榜,第20名正是Tim的妻子,所以博文中声称,如果她降一位,那么LT流行作者榜将会显示21位 🙂

6. Photomosaics
可以把自己收藏图书的封面拼成一张图,或做成一张招贴画

7. Blog widgets
可以在自己博客上显示自己的LT收藏(blog widgets),或者在博客中做一个搜索框(search widget),让他人可以通过博客搜索自己的LT收藏。

8. Author gallery
作者画廊显示收藏图书的作者像

9. LibraryThing in your language
LT目前有30种语言的版本,而翻译全部由用户志愿完成!LT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10. Statistics
LT的统计功能中有一项,列出哪些书只有一位其他成员与你共有,或许他/她正是你的心灵之友。

11. Helpers log
可以看到LT成员在网站上所做的贡献,包括合并作品、合并作者[用图书馆学术语,就是作者名称规范]、合并标签[用图书馆学术语,就是主题规范了?]、加作者图片、加作者链接及其他编辑活动。最多可以看到三天的信息。据称在周年那天前24小时内有1860项,参与度的确够强。

12. Buy Swag
LT在咖啡出版社网站上有一家商店,卖有LT标识的T恤、包袋、帽子,以及钮扣、磁贴、鼠标垫、杯子之类小玩艺。

远观中图学会2007年会

    今年的中图学会年会(2007/8/5-6),因为有了厦大的真宏伟全亮剑的全程直播、图文录音,动用了会议BlogMSN群,提供了不少PPT,怕是比往年更热闹——至少多了网上的关注者。
    因为一直在忙别的事,只略看了部分直播内容。开会的人差不多都该到家了,现补网络参会记事。
    没有看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的主题发言PPT录音),但看了主持人的总结发言录音);没有看“图书馆服务宣言(草案)”,却看了8/6下午第十二分会场“图书馆服务宣言”大家谈,窃以为实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总之,都是双方或多方的PK,很有真正开会的样子。
    看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调查报告”(录音),的确如主持人总结点评录音)的那样,很精彩——总结点评本身也很精彩。没有看8/6第二分会场“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图书馆学教授与图书馆馆长的对话”的直播,估计不会像前一天那么和谐,PK大概也是免不了的。(详细报道参见:青一堂“做合格看客-中图年会分会“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观之小结”)
    没有看8/6第四分会场“文献信息描述与组织的新进展及其对策”的直播,但下载了PPT看个仔细(PS:“基于网络的传统知识组织工具的发展及其对策”无法下载)。看“元数据标准及其互操作性的研究”,直是汗颜。马上桂林数图研讨班日程中有雨僧的“元数据互操作的逻辑框架”,Keven已推荐过,期待中。

update 2007-8-10:  中午与Keven、雨僧聚会,得知年会上的元数据互操作PPT中含不少曾蕾心血。网上查来,果然!再重看一遍PPT,恐怕还有其他人的心血呢。更为自己汗颜——该认真学习了!请参见原文:D-Lib Magazine, June 2006
Metadata Interoperabi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 A Study of Methodology Part I : Achieving Interoperability at the Schema Level / Lois Mai Chan, Marcia Lei Zeng
Metadata Interoperabi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 A Study of Methodology Part II : Achieving Interoperability at the Record and Repository Levels / Marcia Lei Zeng, Lois Mai Chan

参见:“中国图书馆学会2007年网络报道”Blog——“图书馆:新环境、新变化、新发展”
边上链接了学会网站上2004以来的年会专辑,可供回顾
年会大会开幕式演示文档,其中包括去年和今年志愿者各组的照片,还有2007中图学会志愿者活动博客报道集锦

图书馆的Facebook应用

    自从Facebook五月开放第三方应用以来,一时间似乎满世界都在谈Facebook,目前应用已接近2500个。Facebook用户只要把应用加到自己的页面上,就可以方便地使用。
    当OCLC调查指出用户不以图书馆作为首要信息来源地,也发现网络时代的用户边学边干边玩时,图书馆界就想着要参与到用户的学习、工作、游戏环境中去。以前,图书馆通过建立小组(Group)在Facebook中推广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现在,图书馆还可以通过Facebook中的应用(Apps)完成同样的事情。Facebook中有各种人际网络,而自己工作学习过的高中、大学,则是必填的信息。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可以由此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潜在Facebook用户数——一个可能相当惊人的数字,成千上万。当然在Facebook上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并不限于大学图书馆,至于用户是不是就会用,那是第二步要考虑的问题。
    在Facebook上,6月初即已建了一个FacebookAppsForLibraries小组,致力于使用第三方应用强化图书馆服务。但在开发Facebook应用尤其是OPAC检索方面,前些日子一些图书馆碰到了麻烦。Facebook方面称违反了平台应用准则(Platform Application Guidelines),从而以不同的理由拒绝批准多个图书馆相关应用。从本质上讲,Facebook希望用户在它的平台上活动,而不只是提供一个跳板,让用户离开,所以对于只提供一个检索界面的OPAC带有抗拒性。Steve Lawson对此作了较深入的评论分析。
    Facebook的第三方应用政策大概仍在调整中,而图书馆方面也越来越能适应游戏规则,现在似乎被批准的应用日渐增多了。当然,肯定还没有到可以评出Top Ten Facebook Apps for Librarians的夸张地步。

参见:
Facebook,它是如何开创未来的?

Library 2.0: An Academic's Perspective: Inching Toward Library 2.0

librarian.net: why your OPAC won’t be on Facebook, for now
See Also: Facebook to library apps: drop dead
See Also: More thoughts on Facebook

iLibrarian: Top Ten Facebook Apps for Librarians – Part One

圖書館觀點:Facebook 使用者不喜歡透過 Facebook來尋求圖書館員協助?
图林丫枝:找寻Facebook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