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个体户和小贩

关键词:刮鱼鳞、爆炒米花、卖甜酒酿、剃头师傅

1970年代,早就割掉了所有“资本主义尾巴”,上海还存在个体户和小贩吗?真的还有:
比如副食品店对面“刮鱼鳞的”。(参见:1970年代:卖鱼的副食品店
再比如几乎所有当年的小孩都记得的“爆炒米花的”。(参见:童年的零食
收泔脚的,不确定是不是个体户,可能是郊区公社派来的;但回收中药原材料的,肯定是个体户。(参见:1970年代:垃圾分类
与“鸡肫皮、甲鱼壳”的叫买声类似的,还有“卖甜酒酿”的叫卖声,每年的某个季节会出现。酒酿装在粗陶缶中,纯白的米粒、清亮的汁水,很是诱人。价钱已不记得。

在我们那个区域的走街串巷者中,还有一位剃头师傅。这位师傅是个五十来岁的女性,每过一段日子,就会带着理发工具箱,来到我们住处。无需发声,大家自然就知道她来了。师傅人很温和,一般是给小孩子理发,同楼一位同学总是由她理发的。不过我自己是去外婆家时,在那附近的理发店剪头发的。

还有人在几乎固定的地方卖东西——这个我不确定是不是在文革结束以后了。
我也是看了拉拉猫的“儿时流窜的 复兴西路、五原路、乌鲁木齐路” ,才想起那个后脑勺满是肉(俗称朝头肉厚)的胖子,当年在麦琪路上卖细铁丝变形小玩具,直径大约5厘米,可以折叠按扁,拉长也不足10厘米。原文写得相当生动,摘录如下:
“那小贩是一个特别胖的大块头,他叫卖的东西,是手工用铁丝编制的一种小玩意儿,他会边唱边翻动那只小东西,它可以变化出各种形状来,我至今依稀记得他的唱词:“累扎(篮子)、咕咚(鼓)、喇叭,拉一拉是碰碰气(锣),翻一翻是小花篮。。。”后面的词记不得了,其实就是翻给大家看,这铁丝编的小玩意儿可以变换成篮子、铜鼓、喇叭、碰碰气(上海人,你懂的!国语叫锣吧)、小花篮,还有好多种花样。现在想想,那可不就是最早的变形金刚么?……只可惜那时候一个月的零用钱才5毛钱,没舍得花5分钱买一个。”
我当年是买过一个的,只不过东西早已不知所往了。跟随着这位拉拉猫的记忆,头脑中回放出他的唱词:“来扎、咕咚、喇叭,拉一拉是碰碰气,翻一翻是小花篮……”

另外,在菜场边,还有卖菜谱的。菜谱是刻蜡纸油印的,有不同品种。每份不到一毛钱,16开、数页纸,现在家中某个角落应该还有几份。我是从这些油印小册子开始,了解那些烹饪术语的,比如勾芡,我们平时是叫“着腻”的。

写到最后,发现上述个体职业在日常用语中都用形容词表示,原来沪语中也常用形容词做名词、作为某一类人的称呼。参照英语:The handicapp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