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米店和购粮证

关键词:粮票、购粮证、全国粮票

前些天在抽屉中翻到1993年的粮票,票面是250克的,大概是最后的粮票了吧。想想那个举凡粮食及粮食制品,不管生的熟的,基本上都要用粮票才能购买的时代,距今也不过二十来年。

而在1970年代,到米店(粮店)买东西,很多时候单有粮票还不够,还需要购粮证(俗称“粮票簿”)。购粮证每户一本,那上面注明每个人每月定量。当时粮店供应米(大米、籼米、糯米)及米制品(年糕)、面粉及面制品(面条、馄饨皮、饺子皮、烧卖皮)、杂粮(主要是山芋),糯米和年糕过年前才供应,按户定额。粮店购买的大部分东西,都要在购粮证上做记录。过年时节的糖年糕、猪油年糕为熟制品,属于食品店经营范围。
买普通面条(湿面条)不需要购粮证,但卷子面(干制卷面)要。卷面价格高,大多数人家平时舍不得买,通常都是为带到外地去才买的,比如上山下乡的知青、乡下来的亲戚朋友。由于一次不能买太多,常常要提前准备,分几个月买好。
上海吃米为主,也因此称粮店为“米店”。买米是必须带购粮证的,每月合计不能超过定量。本地人喜欢吃大米,大米另有限额,剩下的定量只能买籼米。买米还须自带米袋,那时没有塑料马夹袋,一般都是布制的。储米箱在柜台顶上,米落到柜台上的容器中称重,然后从柜台低处一个小方口中流出,买米者要事先在小方口下套好米袋接米。
买粮食要粮票,但并不绝对按称重,而是按折算的粮食比例。比如普通面条、馄饨皮等湿的面制品,一斤粮票买一斤四两;山芋,在每年上市季节一斤粮票买七斤;年糕也是如此折算,比例已经不记得了。

1970年代,没粮票真会饿死。并且粮票都是本地有效,去外地要“全国粮票”,除了单位公出可以用本地粮票去调换全国粮票,一般人是没有途径换的。也就是说,如果未经批准到外地去,没粮票买不到吃的。此举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真是太绝了。
然而到1990年代,这个制度走到了尽头。上海人胃口小,粮票基本上用不掉。此时出现了流动人口用实物换粮票的现象,比如蒸架、篮子,在当年的菜场边也是一景。当时我们借住在城乡结合部,可以用粮票到外来养鸭者处换鸭蛋。如此过不多久,粮票就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