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 2007仲冬会议上的RDA:Barbara的态度

    ALA在开2007仲冬会议,参会blogger报道踊跃。也有人不去参加,并质疑ALA自己不做虚拟会议,来点2.0的活干干,尽让博客们免费为之打工(ALA Midwinter Meeting: I’m Not There)。

    LITA(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协会)博客上也有不少会议报道。正引起争议的论文“RDA:20世纪的编目规则”的作者Diane Hillmann也客串一回blogger,报道了上周六ALCTS(馆藏与技术服务协会)电子资源兴趣组的会中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RDA争议的另一个侧面。

    Diane受邀但原来并没有打算与会,因为她以为时间上与MARBI会议中感兴趣的内容冲突。在获知没有冲突后,她便决定去看看,一大半原因是冲着写得很诱人的会议说明:“如果RDA打算‘面向一切’,它携同DC、LOM及可视资源社区达到其目标了吗?我们已经听到很多来自‘传统编目’界的观点、评论,但不同的元数据社区如何点评?对于这一内容标准是否适用于他们,这些社区是如何考虑的,我们很少有直接的信息。本次的演讲将说明这些问题。”

    第一个演讲人是LC的Barbara Tillett,编制RDA的核心人物。据说Barbara原来并未受邀,但她要求参加。作为编目界权威,自然令人无法拒绝。Diane认为Barbara的演讲冗长且了无新意,不过是又一次“漂亮的标准RDA高水平营销”。最令Diane愤愤不平的是最后那张幻灯片上的文字——Diane认为这完全无视那些改变RDA的重大呼吁,令她十分沮丧:

No significant changes to existing records will be required 对现有记录无需重要改变
Need for retrospective adjustments when integrating RDA and AACR2 records will be minimal 在集成RDA与AACR2记录时,只需最底限度的回溯处理

    接下来有一些来自其他元数据社区的演讲,基本上是各说各话,并没有谈及对RDA的看法。因为演讲安排得太满,到最后只剩下10分钟讨论,还被一个人喋喋不休的抱怨占据了最后几分钟。所以Diane报道的题目是“没有讨论的RDA讨论”(No Discussion Discussion on RDA)。

QOTD(Quote Of The Day) :其中一位演讲者引用一个同事的话:

Standards are like toothbrushes, everyone agrees that they’re a good idea but nobody wants to use anyone else’s.
标准就象牙刷,每个人都认为那是好东西,但没有人想用别人的。

参见:RDA:20世纪的编目规则

RDA:20世纪的编目规则

    二十世纪曾经辉煌,但已是明日黄花。D-Lib Magazine今年1/2月刊发表Karen Coyle)和Diane Hillmann的文章“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RDA): Cataloging Rules for the 20th Century”,旗帜鲜明地把将于2008年问世的RDA称为“20世纪的编目规则”,理所当然地引来一场论战。在各家编目相关的邮件讨论组上,关于此文的贴子回复多多,作者之一Karen Coyle也参与讨论;还有多个博客介绍此事,Karen也在自己博客上发文简评此文,又引来留言一片。
    两位作者现均从事数图方面的工作,Karen Coyle在博客中常涉及编目相关论题,而Diane Hillmann更是元数据专家,曾为ALA机读书目信息委员会(MARBI)成员,目前则是DCMI使用与咨询部成员。

    作者在文中更多地指出了在当前的环境下图书馆及编目工作所处的危机,提到了去年上半年加州大学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分别提出的二份关于编目工作的研究报告。文章并基于RDA已经发布的部分草案,提出对RDA的批评,尤其不满其篇幅过长、过于复杂,更进一步对RDA编辑机构JSC的能力表示质疑,认为其宣称的与实际达成的状况完全不一致。
    文章特别具有说服力的部分是“Lack of Community Support”,引用多方见解,说明目前状态的RDA不被那些具有权威性的机构或人认可:

√    “对RDA已发布草案的不满已经在ALA编目描述与访问委员会(CC:DA)文件中浮出水面。在对最近章节审议的回应中,CC:DA说明:‘对于RDA开发程序及其产生一个可行标准的能力,在ALA中产生着信任危机。’”CC:DA提出的建议包括:采用自上而下的开发方式;修改开发时间表,有机会从整体上审议RDA;不单用AACR2作为RDA的理论与实践来源。
√    AACR2最初的编者Michael Gorman在1997年就呼吁简化AACR:“首先,我们应当去除所有导入AACR2第二部分的‘特例’规则,……(例如专门宗教资料与法律的许多情况)。其次,我们应当剪除在特定情况下的过于精细的描述性规则——这些对于专业编目员不够,而对于普通编目员太多(如对音乐与地图的规则)。专业编目员与专业馆藏的需求应当由专业手册来满足,手册由相关编目团体创建,由JSC作为真正的例解审查鉴定。”
√    “似乎说明了对JSC缺乏信任,特别有意思的近期发展是2006年12月1日,LC指出了技术改变的压力,宣布组成一个‘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检查21世纪书目描述的未来’。”该工作组的报告将于2007年秋发表。

    结论部分表明了对RDA未来走向的态度:
√    “重新整理编目规则不是图书馆的正确起点。”
√    “在精心制作详细的图书馆编目规则前,我们需要判定,用户是看连接用户与信息资源的通用书目工具,无论其来源,还是继续看图书馆财产清册,需要用户再到其他地方寻找他们可能需要的其他信息”[似乎已经判定了单个图书馆目录的死刑]
√    “更好的不是将RDA‘继续到底’,而是设立一个新的目标,实现顶层的一致:模型、基本原则与一般规则,而将细节留给专业社区。”

关于本次讨论,参见:
NGC4LIB(下一代图书馆目录):coyle/hillman article from dlib
http://comments.gmane.org/gmane.culture.libraries.ngc4lib/1353

RDA-L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ca/jsc/rdadiscuss.html):Article critical of RDA
按月归档,看不到当月内容,推算2007年1月网址:http://www.collectionscanada.ca/jsc/docs/rdal0701.txt

MARC Forum (http://www.loc.gov/marc/marcforum.html): Article criticizing RDA
MARC Archives – January 2007, http://listserv.loc.gov/cgi-bin/wa?A1=ind0701&L=marc
   
FRBR Blog: Coyle and Hillmann, RDA: Cataloging Rules for the 20th Century
http://www.frbr.org/2007/01/18/coyle-hillmann

panlibus: Is Marc fit for purpose?  by Richard Wallis
http://blogs.talis.com/panlibus/archives/2007/01/is_marc_fit_for.php

Coyle’s InFormation: Comments on D-Lib Article: “RDA… for the 20th c.”
http://kcoyle.blogspot.com/index.html

LITA Blog: No Discussion Discussion on RDA / by Diane Hillmann
http://litablog.org/2007/01/22/no-discussion-discussion-on-rda/
(此文介绍详见下篇:ALA 2007仲冬会议上的RDA:Barbara的态度

另参见:
“英美编目条例”退出舞台:从AACR到RDA (2005-07-31)
/posts/20050731215049.html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一统江湖?(2006-04-16)
/posts/20060416102200.html

OPAC 2.0计划书:《加州大学书目服务再思考》(2006-02-02)
/posts/20060202195927.html

最新研究报告:改变目录性质、与其他发现工具集成(2006-04-11)
/posts/20060411193218.html

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关注2007年11月 (2006-12-12)
/posts/20061212222610.html

NGC4Lib:下一代图书馆目录邮件组 (2006-06-10)
/posts/20060610151628.html

AADL的新版OPAC

AADL的OPAC很引人注目,比如任何人可以标注的卡片目录、丰富的内容敏感信息链接、OPAC检索结果RSS订阅等等。2007/1/21,其OPAC再度升级完成,引入了对馆藏进行评级、标签、评论、回复评论等社会性功能。使用这些社会性功能不限于其持证读者,只要经过注册,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去。
开发者John Blyberg (http://www.blyberg.net/) 也在其博客中骄傲地宣布,在忙活了一年之后,“ADL.org Goes Social”,他将新版OPAC称为SOPAC,即Social OPAC的简称。他视之为一个里程碑。
在博文中连文字带截图解释了不少新功能,如Top/Last 10 tags、Top/Last 10 Reviews等,John意犹未尽,又做了一个片长达16:14的录屏文件(88.5MB),更全面地解释其功能(示例数据,与实际OPAC检索结果不完全相同)。
从录屏中,可以看到升级前OPAC的功能(John颇为得意的Library Card Image),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社会性功能,如报告abuse,让群众雪亮的眼睛帮助网管监管不当使用;再如选择评论对自己是否有帮助;还有无处不在的RSS——某本书/所有书/某位评论者的评论等,并且其RSS的URL构成也很明了。另外,My Account 除了借阅等个人帐户信息外,还有管理自己标签、评论等功能。

AADL用的是III的系统,最近III发布了称为“Encore”的软件包,也有SOPAC的一些社会性功能。AADL自然不需要再花钱去购买了。
采用III的图书馆如果也有对写代码感兴趣的,或许也不需要花钱就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因为John把他的源代码打成了包,提供下载。在他的下载目录(http://www.blyberg.net/files/)中,还有更多内容。

参见:
AADL Library News: New Website Enhancemnts
http://www.aadl.org/node/3534

blybert.net: ADL.org Goes Social
http://www.blyberg.net/2007/01/21/aadlorg-goes-social/

Superpatron: Ann Arbor District Library adds patron tagging, rating of items
http://vielmetti.typepad.com/superpatron/2007/01/ann_arbor_distr.html
AADL的超级用户Edward Vielmetti为AADL的SOPAC鼓与呼!

Self-plagiarism is style: Blyberg Rocks!
http://www.daveyp.com/blog/index.php/archives/161/
英国Huddersfield大学的OPAC也同样引人注目,馆藏楼层位置示意图曾令我很是感慨,最近Dave Pattern在设想通过RFID,更精细地把架位标示出来。
Dave极为羡慕John Blyberg的管理层给他时间,可以弄出这么好的OPAC。同时很“惭愧”地宣布本周他们的OPAC也将发布用户评论功能,并且对自己说:“以后什么事都要在John之前宣布,否则别人会认为你是抄袭John的!”。Huddersfield大学的OPAC原就有评级功能,这次增加评论功能,据称原因之一是某些书才上架数小时、还未出借,就被加上了星级。
受John公开源代码的感召,Dave宣布如有人对他的代码感兴趣,他将很乐意与之共享。Huddersfield用的是Horizon,leon感兴趣吗?

Librarians Matter: Grow your own OPAC…but save those kittens.
http://librariansmatter.com/blog/2007/01/22/grow-your-own-opacbut-save-those-kittens/
Dave说自己要“赤手空拳杀死一窝可爱的小猫”(kill a box of cute kittens with my bare hands)才有功夫做成像John那样的项目。来自澳洲的Kathryn Greenhill说她来帮着把小猫养大,直到它们有John和Dave那样的编程技术。表达的是非技术人员对Geek们的支持。我也希望有这样的Geek可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