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IS中、西文编目培训信息(2007)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心9月10日发布中、西文编目培训信息,详情请见中心主页之滚动“动态信息”,概要如下:

CALIS中文图书编目业务培训
培训时间:2007年10月28日-11月4日
培训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包玉刚图书馆
培训费用:800元
报名截止日期:2007年10月20日前,额满为止

CALIS西文图书编目业务培训
培训时间:2007年12月2-9日
培训地点:浙江大学图书馆(玉泉校区)
培训费用:800元
报名截止日期:2007年11月20日前,额满为止

语委的上海话调查──用统计欺骗人

    由于普通话的超级霸权,沪语(及很多其他方言)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另一半不是本地人,自家孩子不会讲上海话,也只好认了。但看着周围那些纯上海人的子女也不会讲上海话,或者上幼儿园后越来越多地讲普通话而不会讲上海话了,那感觉只能是干着急——上海闲话迟早得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

    然而日前教育部举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引用一个上海市语委的调查,说明上海方言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危险:“上海市小学五年级学生会说上海话的比例大约为37%,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原来不会说上海话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使用上海话。”

    这让我想起一句名言——“统计不欺骗人,欺骗人可以用统计”。用同样的数据,可以得出另一个更显而易见的结论:年纪越小,会说上海话的比例越低。因而其结论“在小学、幼儿园里让孩子说普通话,其实不会对方言构成威胁”也是没有依据的,更不能“打消一些人的顾虑”。因为所提供的信息并未说明,数据37%和70%是对同一个样本跟踪调查而得到的,那需要至少8-11年调查时间。如果真做了这么多年的调查,那么提供一个历年各年龄段会讲上海话者的比例,恐怕对上海话的现状更有说服力。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很多孩子不会说方言,是因为父母不会说”,确实如此。然而上海并不是现在才成为移民城市的,从1843年开埠以来,国内外移民涌入,各地方言通行,并不影响上海话的主导地位。我小时候,上海话是交际语,同学间说上海话,一些人在家与父母长辈说自家方言。而现在普通话不但是交际语,更有成为唯一汉语的趋势。

    “很多上海家长不愿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说方言,希望孩子很好地掌握普通话”,纯属想象。家长愿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学英语,却反对小孩子说上海话?儿子不愿意学上海话,理由是通过学校老师向他们灌输的那句口号:“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小孩子看的电视、听的录音,从幼儿园开始上课的老师,讲的全是普通话,最终的结果是长辈只能跟着讲普通话。
    小孩子有很好的语言习得能力,如果提供多样的语言环境,同时掌握多种语言原本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地铁推出上海话报站,语委反对;甚至铁路售票推出多种方言服务,语委也反对。公共服务中英语、日语说得,方言就说不得,似乎意在彻底扼杀方言。

    从小不说上海话,“上了大学以后……回到家里反而更多地讲方言”,真是不知从何说起。方言同样包括语音、语法与词汇,从小没学会,难道长大后会突然掌握?现在很多年轻人上海话发音已经不那么正宗了,听听有多少80后把“我”(接近日语的“ご”,)念成“话”吧。更多的沪语词汇对年轻人而言更是闻所未闻,一日在商场听营业员说到“洋盘”,想想被遗忘的上海话真是太多了。那些小孩子即使长大后想到说上海话,最多也只能用变了调的上海音念普通话词汇而已,早已脱了上海话的神韵。

    有网友很客观地说,国家语委应该叫“推普促进会或者计划语言会”,确实如此。语言的多样性本是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一定要用计划来规范,千方百计地消解其自然生长环境,结果只能是扼杀丰富多彩的汉语言文化。难道非得要到了“濒危”,才想到去抢救?

参见教育部网站: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 (2007-8-16)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528&infoid=31527

PS:
    沪语的没落,原因多多。不能如粤语般形诸文字,肯定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前些日子外出,找了本轻巧的《我们仨》带在身边,看到一封作者用上海话写的信,录于后,也算宣传一下上海话。杨绛本是苏州人,三十年代回国后在上海住了十多年,应该与能用上海话交流吧,写出的上海话还挺“正宗”的:

  长远勿见,侬好伐[原文有口字旁],府郎向闹热来西,像十四夜个月亮,大团圆则缺一眼眼,伲两家头搭侬开心。叫伲个臭囡唔带拨侬一块鸡屎(写白字!),几个墨黑糰子(阿辣乡下人,勿识货!),祝过节好!

Google图书搜索的电子书网址

    越来越多的图书被数字化并上网,如果能够在OPAC中揭示出这些电子书的存在,无疑将方便读者利用。要在OPAC中提供链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得到这些电子书的网址。Karen Coyle曾设想建立一个转换数据库("switching" database),能够通过LCCN、ISBN、OCLC#及少量书目元数据,获取数字图书的URL(包括Google图书搜索、开放内容联盟OCA及古登堡计划)。除非这些数字化项目本身支持,否则这个大工程可是很棘手的。

    Google图书搜索(GBS)虽则官司缠身,可与之合作的图书馆却在陆续增加,数字化的图书也在不断上网。目前能提供全文阅读的比例不高(美国以外这个比例更低),但能够阅读部分、或者目次也有一定需求,因此增加GBS的链接,对图书馆有了一定的吸引力。

    在近年OPAC的改进过程中,使用亚马逊的信息比较多。除了内容丰富外,技术上的原因主要是亚马逊在有ISBN的情况下,直接用ISBN号作为其标识,可以很方便地构成图书各方面信息的URL,提供链接;另一个原因是亚马逊提供API,可以把封面、书评等内容直接嵌入OPAC的显示页面。而这两点,对GBS似乎都不存在。

    查GBS就会发现,它的图书标识是一长串似乎随机生成的代码,如“5EccAAAACAAJ”,据说是根据数字化时图书的条码号生成的。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LibraryLabs是很少几个链接GBS的OPAC,它规避了特定电子书的URL问题,通过OPAC检索时所用词串检索GBS得到一批图书封面及链接。而一般OPAC需要链接到某一特定版本,没有其标识号无法实现。

    其实GBS不只有一个ID,ISBN、OCLC#都可能是ID (vid, varied id?),这种多重ID的形式,其实对提供链接是一个福音。如前述ID的这本书,是庄子逸、许文霞所译兰开斯特的《通向无纸情报系统》,在GBS中查得到的URL是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5EccAAAACAAJ,而用ISBN号的URL是:http://books.google.com/books?vid=7502305424

    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在去年十一月就通过OCLC#在OPAC中动态提供GBS的链接(根据是否能获取全文,给出不同的显示文字)。根据用此法得到的数据,仅有约5%有全文,约10%可以看片断。[update 2007-9-28] Wake Forest 大学 Professional Center Library 也采用东密歇根大学的方法提供GBS链接,一个使用OCLC#的实例:http://books.google.com/books?vid=OCLC49284042

    问题在于,无论是ISBN还是OCLC#,都不能保证查到实际上存在的GBS电子书。比如: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CV0lHa0j2YAC,该书的ISBN为0802142818,但用http://books.google.com/books?vid=0802142818则没有结果 [2007-9-28更正:用http://books.google.com/books?vid=ISBN0802142818可以检索到。也就是说,使用ISBN时,加上ISBN标识检出可能性较高]。Karen举了另一个例子: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MgSoZJLtmGQC。此书在哈佛大学书目中的OCLC#是16730575,但用此号构造出的URL并不存在(Not Found)。关于OCLC#,据说在WorldCat中对数字化图书都会另外给一个OCLC#,如此则原来纸本的OCLC#在这种情况下有用性大大降低。对于大量早期没有ISBN的图书,就只有利用GBS的ID一条途径了。

    LibraryThing的Tim Spalding要获取GBS的ID。因为之前AADL的John Blyberg曾试图用机器人获取,结果被Google封杀,所以Tim想如之前LT做合并同一版本那样,再次依靠群众的力量。他做了一个名为"Google Book Search Search"的小书签(bookmarklet),让LT用户及其他人在访问GBS时使用,以获取GBS的图书ID。由于是不同IP的人在分散访问GBS,或许可以避免被Google封杀——关于此点,Tim没有把握,毕竟是同用一个程序在获取数据。他在早上2点发布GBSS小书签,到晚上10点多发贴时,已有超过300个LT用户装上并开始使用了。
    Tim承诺所有获取的数据将会共享,供图书馆强化自己的OPAC。并设想(有了足够的数据后)在LibraryThing for Libraries中作为免费的部分提供。目前LT用户提供的数据可以在该网站的“Google Book Search Search Data”看到,全部数据的XML文件也可以下载

via: NGC4LIB
Adding links to books in Google Book Search within the OPAC (2007-9-14)
Announcing Google Book Search, um, Search (2007-9-17)

参见:
LibraryThing Blog: Google Book Search … on LibraryThing (2007-9-17)
http://www.librarything.com/blog/2007/09/google-book-search-on-librarything.php

Google图书搜索成为世界OPAC? (2006-8-25)
/posts/20060825164528.html
Google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2006-06-22)
/posts/20060622194146.html
Google合作馆如何处理他们的数字化图书 (2007-04-04)
/posts/20070405050354.html

在OPAC中嵌入LibraryThing提供的相关链接 (2007-04-10)
/posts/20070410205431.html
把图书馆2.0带入你的目录:LibraryThing for Libraries有了第一个用户 (2007-05-15)
/posts/20070515214513.html
thingISBN――用户视角的FRBR化成果 (2006-07-02)
/posts/2006070221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