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馆浏览器工具条使用统计

    今天馆里与上海师大联合举行学术研讨会。上师大的吴志荣副馆长介绍他们奉贤新校区的信息共享空间(http://www.lib.shnu.edu.cn/xxkj/),目前是金融与教育二个专题。还有与之结合的网上讨论和学科博客,11月份刚上线。又一个图书馆实践2.0的例子。

    自己按领导指示讲图书馆2.0。以前实例讲得太多,最近感觉在图书馆2.0的推广中,目前理念恐怕比实例更重要,所以改讲自己并不擅长的理念,自拟标题“图书馆2.0空谈”(PPT)。
    PPT中大量引用了大旗底下QQ群群聊内容[感谢Sogg和小5提供文本],还做了两个广告。开始是Keven、小5等已经推介过多次的图书馆2.0书,希望书出版后能出现大家争看的局面。结束的时候,忽悠馆长们给年轻人机会,参加今年4月将在浙大举行的第三次Lib2.0会议(Web/Lib2008:论剑2.0);同时也忽攸感兴趣的年轻人,如果馆长不能派太多的人,正逢周末,也可自己去近旁的杭州,参加一天会,结识一些有热情有技术的同行,再玩一天也不错:)

    提问阶段,有位同仁问本馆工具条(http://ecnulibrary.mylibrarytoolbar.com/)的情况。刚好前几天看了一下统计数据,有个大致印象,就讲了——回来看发现虚报了一些。因为当时我看到使用统计时觉得挺多的,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而记忆出错。实际数据是:

新用户数:141
活动用户数:3526
使用数:18276

查了一下各数据的含义:
“新用户”指安装用户,可以认为合计数是总用户数。
“活动用户”指上网时浏览器上安装了工具条,并处于非隐藏状态,2007/3/1-2007/12/31平均每天10.7人。
“使用数”指通过工具条执行的操作,2007/3/1-2007/12/31平均每天54.5次。

    2007/3/1向同事做推广,也是工具条首次面向真正的使用者,所以以该日期作为统计图首日。2007/11/14(?)新网站开通,工具条正式挂在网站上。没有做推广,但从统计上看,下载与使用明显增加。
    收到过一位用户通过工具条发送的建议

“能不能设计一个用在Maxthon上的?鄙视IE,它不好用,我们都用遨游的。又不可能为了你装个火狐,对吧?拜托……那个挺好用的,只是有上述的郁闷。”

我的回复
“我们的这个工具条是用一个外国网站定制的,目前它只支持IE和Firefox。要它支持傲游,恐怕得让傲游成为一个国际通用的浏览器才行了。”

    原打算完成几个预计的RSS后做一次推广,临近岁末事太多,就耽搁了。从统计上看,放假的时候是最没人用的时候。所以开学后做推广一定比现在做更好 🙂

参见:
本馆网站改版:2.0与1.0 (2007-11-30)
/posts/20071130220837.html
制作图书馆的浏览器工具条 (2007-03-13)
/posts/20070313210028.html
定制浏览器工具条 & 定制RSS源 (2006-08-01)
/posts/20060801142822.html

日本旧忆·初诣&三不猴

    在日本人家庭过新年,按日本习俗,元旦早晨去神社“初诣”(hatsumode)。去了三个神社参拜,据说以三为好。
    日本大大小小的神社、寺庙随处可见。巨大的如占地近十万平方米的靖国神社,小的就只一个鸟居(如“开”字造型的木制牌楼)。我看到的最小的神社,鸟居不过一米来高,竖在仅及腰部的平台上。平时旅游所到之处,发放的资料就常有宣传来本寺初诣的。可见新年初诣去的寺社,也是有一定讲究的。
    不知道奈津子家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她家本信佛教净土宗,但初诣去的却都是神社,没有寺庙。去的三家规模都不算小,参拜者虽多,却也不至于挪不动步子。
    进神社,首先用水洗双手,然后用手捧起水喝。第一个神社,放了些清酒。看别人用木制方盒舀着喝,我也百无禁忌,用别人喝过的木盒接着舀酒喝,自我安慰酒能消毒。接下来一个神社,有一处泉水,排队的人都直接用勺喝水,这下考虑不了消毒问题了,据说那泉水对肠胃好,也硬着头皮用公勺喝水。这种事,在中国我是绝对不会干的,但在外国就入乡随俗吧,所以就跟着周围人的样子做了。
    接下来就要去许愿了。先“赛钱”──在捐款箱中投些钱,然后拍手,再摇那根从门上垂下来的粗粗的绳子,心中许下一年的心愿。本来不信神佛,也极少许愿,就只在第一个神社装模作样了一次。完成后就去下一处了。
    最后一家是仁比山神社,在那儿看到“三不猴”石雕──不听不说不看。不记得是不是第一次看到那三个小猴,反正很喜欢,一起合了个影。
    
    原以为传统节日、传统仪式,该穿传统服饰。实际上新年参拜神社的人群里,穿和服者极少。
    回中心后,跟老师们说起新年初诣在神社喝清酒、泉水的经历,很有几位直摇头的──看来日本也仍有城乡差别啊。
    那三个可爱小猴,据说是佛家所说非礼之事当不看不听不说。金说韩国的说法是,出嫁入夫家,要做到这三点──没听见、没看见、不发表意见。我以为那是难得糊涂的意思。几年后在香港看到一个橡芽果雕的小三不猴,毫不犹豫就买下了。
    如果没见过“三不猴”,可以查一下"three monkeys",有各种版本。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两条消息:大馆被小馆兼并、纽约将出现“图书馆大酒店”?

Library Journal(1/4/2008)上的一条很有意思的消息:Minneapolis-Hennepin Library Merger Finally Is Complete (by Norman Oder)。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阿波利斯公共图书馆(MPL)被整合进了郊区的Hennepin县图书馆(HCL)。开馆仪式2008/1/2在MPL中央图书馆举行。合并后的新馆沿用HCL图标,原被MPL关闭的三个小分馆重新开放,现总共有41个图书馆,馆藏愈500万,为超过100万人提供服务。HCL馆长留任,而MPL馆长看来因经营不善,似乎是走人了。
对HCL的2.0版OPAC上读者评论的旺盛人气印象深刻。有2.0意识的图书馆有前途?

Library Journal上的另一条消息(11/7/2007):NYPL’s Donnell Library Site To Become New Hotel, with Smaller Library (by Norman Oder)。纽约公共图书馆把其位于闹市的Donnell图书馆楼及地皮买给一家公司,由其建一座11层的旅馆,其中留一块很小的地方做图书馆(include space for a significantly smaller library)。图书馆与旅馆将由一道墙分隔。
细看其数据,原馆为五层、面积84,000平方英尺,新馆将缩至三层、28,000平方英尺,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该馆将于2008年秋关闭,新楼需三年半完工,NYPL将为该馆找个临时馆址以提供基本服务。
这将是继井岗山之后的美国版的“图书馆大酒店”?

注:这可不是纽约那个与图书馆没有一点关系的“Library Hotel”。参见:OCLC与图书馆酒店的故事:版权与商标 (2006-09-25)

update(2008-1-7): 竹帛斋主见此文,今日重发旧作 “图书馆大酒店——“红色之旅”的沉重思考”(《图书与情报》2005年第1期第7172页),介绍井冈山市图书馆的图书馆大酒店。标题仍沿袭一贯的标题党风格:经典回放:图书馆大酒店(超强组图)